写景
写雪
景物细节

译文

云雾在午后刚刚过去,细雨随之洒落空中。
细雨使瓦檐的颜色更加碧绿,雨后阳光映照着阁楼旁的梅花,显得更加红艳。
积雪一直延续到前次降雪的时刻,这层厚厚的积雪仰仗着自然的神奇力量。
到了明天,我将跳跃在台边,尝试着在雨后的清新中漫步,仿佛置身于玉制的玲珑之地。

赏析

此诗描绘了雪景的细腻与壮美。首句“霭霭才过午,浮浮遂洒空”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午后天空中雪花初降的情景,仿佛雾气与雪花交织,缓缓飘落于空中。接着,“密皴檐瓦碧,朗映阁梅红”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雪花覆盖在碧瓦之上,增添了一抹冬日的静谧与深邃;另一方面,阳光透过雪花的折射,照亮了阁楼上的梅花,展现出一种温暖而明亮的色彩对比,营造出冬日里独有的生机与活力。“积素连前度,敷膏仰化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积雪覆盖大地,连接着过往的痕迹,仿佛是大自然的笔触,精心绘制出一幅幅冬日画卷。而“敷膏仰化工”一句,则是对大自然赋予生命之水的感激与赞美,暗示着雪不仅仅是寒冷的象征,更是孕育万物生长的源泉。最后,“明朝趯台畔,试步玉玲珑”预示着第二天清晨,诗人将踏足雪地,体验那如玉般晶莹剔透的世界,感受冬日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雪景的美丽与深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其七)
宋·赵必?
子猷癖爱竹,无梦到香影。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诗兴。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沁园春·十月晦日怀庆使院望太行山积雪
清·陈维崧
雪满太行,碧潋瑶翻,纷然沓来。正黄河欲吼,六花籍籍,青山乍老,一夜皑皑。素女淩空,眩师泼水,十万琼楼面面开。深林外,更狐踪半灭,兽窟全埋。万钟宁我加哉。且濡发狂歌乾百杯。.....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