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
抒情
节气
农事
物价
民俗

译文

昨天还是炎热的天气,今天却变得凉爽了,这是因为先前的炎热催生了降雨,而降雨又让天气变得清爽。
麦穗和黍苗都生长得适宜,天恩赐的今年真是被优待了。
街上的饼比以前卖得大了,而且价格还降低了一文钱。
储存粮食的人因为错过时机而自责,他们现在及时出售粮食以争取先机。
有人垄断市场确实有卑鄙的人,但农民们应该怎样运用自己的方法呢?
因此,人们辛勤努力祈求丰收,教化民众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这样就没有太多事情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首句“昨朝剧炎今日爽,炎因蒸雨爽雨塈”以天气变化为引子,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暗示着社会环境的波动与变化。接着,“麦穗黍苗俱合宜,天恩今岁真优被”表达了对丰收年景的喜悦和对上苍赐福的感激之情。“街头鬻饼大于前,兼之价更落一钱”描述了市场上的物价变动,通过对比前后的饼大小和价格下降,反映了经济活动中的某些规律或现象。而“囤者自咎居奇失,及时出粜相争先”则揭示了商人们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的不同选择和行为,展现了商业智慧与道德考量之间的冲突。“垄断诚有贱丈夫,农庆其术安施乎”批评了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特别是那些通过垄断获取不义之财的行为,表达了对公平交易的向往。最后,“所以乾乾廑祈岁,化民成俗无多事”总结了全文,强调了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正确的引导,可以促进社会风气向好,形成良好的习俗。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敏锐洞察,也体现了其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良好社会风尚的期待。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次韵谢拙逸见寄
宋·徐瑞
鱼雁迢迢不一书,寻真岂为出无驴。去年偶误梅花约,心密何须泥迹疏。
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宋·洪迈
雨涩风悭,双溪閟、几曾洋溢。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燕舞倦,莺吟毕。春肯住,才明日。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
和韧叟归耕釜麓出都感赋元韵(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吴重憙
伊人露白更葭苍,宾雁俄看起一行。共叹崦嵫新岁月,幸联桑梓旧家乡。诗人历下推庭实,野语齐东署弁阳。说我故园耆宿事,风流文达记沧浪。
三文祠堂七月二日礼成作(其四)
宋·林希逸
卜筑虽殚岁月勤,事于州县不相闻。祠田更拟图升斗,要与春秋祭二分。
癸卯九月二十一日作
明·陶安
立冬前一日,雷电蛰虫惊。雨气蒸人暖,潮头触岸平。君王敬天变,宰相访民生。穫稻筑场圃,千村正望晴。
至正乙巳纪兴十首(其六)
明·袁华
苍龙何煌煌,芒角在东方。感时耿无寐,起视夜未央。晨兴粪田畴,洒流固堤防。谷雨扇条风,负耒欲分秧。立苗本欲疏,薅锄莠与稂。耕耘不卤莽,所报千斯仓。岂惟田畯喜,妇子亦洋洋。严.....
十一月朔孝义道
明·高叔嗣
山城风物岁将阑,行县初因问俗安。授历漫惊违一载,趋朝尚记逐千官。烟钟动阙天微曙,火树熏庭夜不寒。久忝恩私今始悟,簿书催急驿程难。
频朝
清·爱新觉罗·弘历
频朝云势作,时复雨丝连。待霈愁无那,翘空意转悬。柳梢惊偃浪,池面怕生涟。比政吾知戒,希恩若获全。麦将虚望岁,禾尚冀书年。印地纹徒渍,霾天色稍蠲。对时占石燕,数节咽槐蝉。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