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事
庆典
田园
抒情
节气
夏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林希逸在宋朝时期对于修建和管理三文祠堂的深情投入与细致规划。通过“卜筑”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选址、设计以及建造过程的精心考量。诗中提到的“岁月勤”,不仅指出了建造祠堂所需的时间和努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这一事业的执着与热情。“事于州县不相闻”一句,可能是在说尽管在州县的事务繁忙,但诗人并未因此忽视或疏远对祠堂的管理与维护,显示出他对工作的全面负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祠田更拟图升斗,要与春秋祭二分”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长远规划。他不仅关注祠堂本身的建设,还考虑到了与之相关的土地(祠田)的管理,以及如何确保祠堂能够得到定期的祭祀,特别是春秋两季的重要祭祀活动。这里体现了对传统节日和仪式的重视,以及对后世子孙传承和纪念先贤的期望。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林希逸作为一位文化守护者和管理者的职业精神与人文情怀,通过对祠堂建设和祭祀活动的关注,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后代责任的担当。

猜您喜欢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厌雨四首(其四)
宋·张耒
柯山老人家四壁,深居闭门不下席。日补丹田气三咽,自言兹味胜玉食。无田无屋一空囊,不管门前水三尺。有钱沽酒便不忧,会见天清还白日。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春雨虽未寸,润泽已庆慰。却看云势重,羃䍥藏山翠。因之忆远近,一例被膏未。无何一二日,佳音来次第。保阳及古北,三寸均沾暨。喜已疑信半,奚曾遇往岁。秋麦既勃生,春牟即可艺。大.....
泊临清遇雪
明·谢迁
千林断飞鸟,万里寒云同。朔风吹霰雪,倏忽瀰长空。入夜犹未已,浙沥呜船蓬。侵晓起推牖,两岸如堆琼。秋来久不雨,煖气乖深冬。来牟阂生意,渴望怜村农。素心重忧国,所愿年时丰。如.....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唐·张说
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水连伊阙近,树接夏阳深。柳蔓怜垂拂,藤梢爱上寻。讶君轩盖侣,非复俗人心。
题陈孟敷耕图
明·王恭
野情鱼鸟边,孤兴寄秋田。霜降黄花酒,山空白日眠。云根缃帙散,林杪桔槔悬。予亦栖栖者,遥知沮溺贤。
山居为柯定安
明·李本
四百青山障俗氛,数家鸡犬自相闻。茆檐低碍岩前石,木榻高栖雨后云。晚径樵归凭鹿引,秋林果熟与猿分。从来懒入桃源市,自酿松花日半醺。
书无闷寮(其三)
宋·艾性夫
喧啾百鬼瞰高明,寂历朱门野草生。斗大山中茅屋好,日长攲枕听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