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
池
月
湖
月
江
月
向
曾
见
,
淀
池
月
乃
今
凭
之
。
江
湖
淀
池
自
彼
此
,
由
来
一
月
无
不
宜
。
仁
者
见
仁
智
见
智
,
日
新
富
有
何
穷
期
。
晚
来
泻
影
需
冯
夷
,
静
戢
骇
浪
含
轻
漪
。
金
轮
团
团
水
潋
潋
,
佳
节
况
值
花
朝
时
。
坞
桃
堤
杏
纵
未
放
,
新
蒲
嫩
芷
争
参
差
。
浮
光
幻
景
互
隐
见
,
沙
汀
或
露
烟
村
移
。
会
波
写
照
仍
一
碧
,
妙
与
孅
娥
为
合
离
。
江
月
在
流
湖
在
渟
,
此
兼
渟
流
真
复
奇
。
写景
月湖写照
咏物
季节
春景
自然景色
山水景色
景观
月夜情景
译文
湖中的月、江中的月我曾见过,而今又见到了淀池中的月。
江湖与淀池各有其景致,月亮的照耀从无不适宜。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日新月异,财富的丰富没有尽头。
夜晚的倒影需要冯夷来欣赏,平静中隐藏着骇浪,水面轻漪荡漾。
金色的圆月映在水中,水波潋滟,恰逢花朝佳节之时。
坞中的桃树和堤上的杏树虽然还未开花,但新的蒲草和嫩芷却争相生长。
浮光与幻景互相隐现,沙滩上时而露出烟村。
波光与美景相映成趣,与嫦娥般的美景相映成趣。
江水在流,湖水在停,这既包含着流动又包含着停驻,真是奇妙又奇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淀池月色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洒在湖面、池塘、桃树、杏树、蒲草、芷草等自然景物上,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仁者见仁智见智”、“晚来泻影需冯夷”、“金轮团团水潋潋”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诗的开头“湖月江月向曾见,淀池月乃今凭之”,点明了月光洒在不同水域的不同景象,引出了对淀池月的独特描绘。接着,“江湖淀池自彼此,由来一月无不宜”表达了月光的普适性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仁者见仁智见智,日新富有何穷期”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主观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晚来泻影需冯夷,静戢骇浪含轻漪”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水面波光粼粼,仿佛是神灵冯夷在水中嬉戏。接下来的“金轮团团水潋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倒映在水面上的圆润景象,与“佳节况值花朝时”相呼应,强调了月色与节日氛围的和谐之美。“坞桃堤杏纵未放,新蒲嫩芷争参差”通过桃树、杏树、蒲草、芷草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浮光幻景互隐见,沙汀或露烟村移”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下景物的虚实变化,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最后,“会波写照仍一碧,妙与孅娥为合离”表达了月光与自然景物相互映照的和谐之美,而“江月在流湖在渟,此兼渟流真复奇”则总结了淀池月的独特魅力,强调了其作为自然景观的珍贵之处。整首诗通过对淀池月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课儿联(其二一三)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
秋蝶凉依石;春蚕暖养盆。
酬族兄润父韵
元·张仲深
长记西湖日日晴,画船齐载管弦声。青青草色裙腰绿,白白梅花粉额明。舞倦玉纤歌扇重,醉挥银笔帕罗轻。今年海上多岑寂,相对篱根郭索行。
玉壶园
宋·董嗣杲
莫问南漪与玉壶,杜鹃还更试花无。坡仙一顾吟空老,地主频更景不殊。船出断桥春溆远,钟传萧寺晚楼孤。山明水秀轩扉敞,落日渔歌过里湖。
偶成
清·沈守正
望里平林高复低,征车兀兀走长堤。杨花似欲留人住,乱向东风裹马蹄。
早春杂兴三首(其二)
清·秦鼎元
春申曲槛草萧萧,涧户轻冰渐欲消。珠履何存歌舞歇,垂杨犹斗美人腰。
和吴主簿诗六首(其二)
南北朝·王筠
菤葹心未发,蘼芜叶欲齐。春蚕方曳绪,新燕正衔泥。野雉呼雌雊,庭禽挟子栖。从君客梁后,方昼掩春闺。山川隔道里,芳草徒萋萋。
题朱秀城南亭子
唐·章孝标
朱家亭子象悬匏,阶莹青莎栋剪茆。瘿挂眼开欺鸲鹆,花缘网结妒螵蛸。有时风月输三虎,无壁琴书属四郊。土木欲知精洁处,社天归燕怯安巢。
顺义县行宫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多于十亩宅,不过一宵居。容膝真安矣,返身尚愧如。花迎人蕊放,柳背日阴舒。驻早还馀暇,明窗自检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