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季节
咏物
垂柳
山水
春景
杂兴

译文

春日里,申城的栏杆旁,青草摇曳,涧边的门户前,薄冰渐渐消融。
昔日那些穿着明珠履的宾客们已不再,歌舞也已经停歇,但垂杨依然婆娑起舞,宛如美人之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象与情感氛围。首句“春申曲槛草萧萧”,以“曲槛”点明地点,暗示此处环境幽静,而“草萧萧”则描绘出初春草木稀疏、生机未显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涧户轻冰渐欲消”一句,通过“轻冰”的融化,象征着冬日的寒冷逐渐退去,春天的气息开始弥漫,透露出一种生命的复苏感。“珠履何存歌舞歇”一句,转而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往昔繁华景象的消失,珠履不再,歌舞已歇,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最后,“垂杨犹斗美人腰”以“垂杨”与“美人腰”相对比,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杨柳随风摆动的姿态,仿佛在与美人媲美,更暗含了对青春、美丽易逝的感叹,以及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融入个人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