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五
代
刁
光
胤
写
生
花
卉
用
宋
孝
宗
御
题
韵
(
其
五
)
清
风
晚
节
春
草
秋
花
总
化
工
,
碎
金
偏
喜
镂
寒
丛
。
筼
筜
弄
影
清
溪
绕
,
却
胜
漂
香
万
点
红
。
写景
赞美
植物
花卉
清风
节气的秋
溪流
译文
春草和秋花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微小的金色花朵却喜欢在寒冷的草丛中雕刻般地存在。
筼筜竹在清溪旁摇曳着影子,它的美胜过万点飘香的红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首句“春草秋花总化工”,巧妙地将春草和秋花比作大自然的巧手,赋予它们以生命和创造力,展现出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季节更替的美妙。接着,“碎金偏喜镂寒丛”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秋花比作闪耀的碎金,镶嵌在寒冷的丛中,不仅突出了花朵的色彩与光泽,也暗示了它们在严冬中的坚韧与美丽。“筼筜弄影清溪绕”,进一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筼筜(一种竹子)在清澈溪水边摇曳生姿,光影交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诗意。这一句通过竹影与溪水的互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最后一句“却胜漂香万点红”,对比鲜明,将之前所描绘的清新脱俗的竹影与溪水之景与传统的“万点红”(众多红色花朵)进行对比,强调了前文所展现的景色的独特魅力和高雅气质。这里的“却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清新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推崇,认为这种自然之美远超于那些过于热烈或俗艳的景象。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向往。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拜星月慢·重午,以盆榴置座,邀客同赏。和梦窗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俪叶缃丛,芳心蜡蒂,午日湘帘垂地。一梦东风,觉匆匆尘世。赋情懒,漫想、兰闺浴倦风景,酒盏流光重洗。满座平看,胜窥墙臣里。幽姿、自怯临朝砌。春工绽强为佳辰起。秀影泫露青瓷,.....
陆君采都目入闽
宋末元初·戴表元
趋闽渐近解闽吟,公子来时夏欲深。捲地翠棚榕树驿,漫天红锦荔枝林。官庖隽永多珍脍,野语啁嘲有怪禽。风物自佳难逗遛,浙江归棹待相寻。
寄畅园杂咏(其四)
清·爱新觉罗·弘历
松篁深处小逍遥,紫绽藤花缀几条。今日锡山姑且置,间间塔影见高标。
为山亭移植冬青等近遂成阴
宋·叶梦得
一寸苍根手自锄,年来绕屋亦扶疏。客来但爱清阴好,不见幽人涧下居。
和刘元弼筠亭
宋·王庭圭
种竹诛茅欲傍亭,亭前花草莫争名。笋根稚子春无数,枝上鹓雏晚更清。翠逼衣襟添野兴,叶翻风雨打窗声。何当万木凋零后,尤见青青不世情。
柳梢青·春词
宋·赵长卿
桃杏舒红。迟迟暖日,媚景芳浓。紫燕穿帘,香泥著地,未乳巢空。千山万水重重。烟雨里、王维画中。芳草斜阳,无人江渡,蓑笠渔翁。
江草歌送卢判官
唐·皇甫冉
江皋兮春早,江上兮芳草。杂蘼芜兮杜蘅,作丛秀兮欲罗生。被遥隰兮经长衍,雨中深兮烟中浅。目眇眇兮增愁,步迟迟兮堪搴。澧之浦兮湘之滨,思夫君兮送美人。吴洲曲兮楚乡路,远孤城兮.....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