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朝
频
朝
云
势
作
,
时
复
雨
丝
连
。
待
霈
愁
无
那
,
翘
空
意
转
悬
。
柳
梢
惊
偃
浪
,
池
面
怕
生
涟
。
比
政
吾
知
戒
,
希
恩
若
获
全
。
麦
将
虚
望
岁
,
禾
尚
冀
书
年
。
印
地
纹
徒
渍
,
霾
天
色
稍
蠲
。
对
时
占
石
燕
,
数
节
咽
槐
蝉
。
晚
报
西
峰
羃
,
谁
能
稳
夜
眠
。
写景
抒情
节气
夏天
写雨
麦禾
农事
比政
祈望
晚报
夜眠
译文
天空常常布满朝云,时常又有细雨绵绵。
期待大雨却愁云密布,翘首望天心情更加悬虑。
柳枝在风中摇摆,仿佛在惊恐浪涛的侵袭;池面微微泛起涟漪,让人担忧水波荡漾。
我在此以政事自警,希望得到恩赐得以保全。
麦田的收成看起来不乐观,只能期待能写进丰收年鉴。
地上的印迹徒然沾湿,阴霾的天空稍有减轻。
根据天象预测时局,像石燕一样对节令进行解读;蝉鸣的声音也像是在数着节令的变化。
傍晚时分,西峰被云雾遮蔽,谁能安稳地入睡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频繁的云雨景象,诗人细腻地捕捉了雨势变化的动态美。首句“频朝云势作”点明了云层的聚集与变化,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接着“时复雨丝连”则形象地描绘了雨丝的连续不断,仿佛织成了一片细密的网。“待霈愁无那,翘空意转悬”两句表达了对雨水的期待与担忧,既希望雨水能带来滋润,又担心过多的雨水会带来灾害,这种矛盾的心理跃然纸上。接下来的“柳梢惊偃浪,池面怕生涟”通过柳枝和池水的反应,进一步渲染了雨势的强烈,同时也暗示了雨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政吾知戒,希恩若获全”两句中,“比政”可能是指比较政事,这里暗含了对雨水影响农业生产的担忧,而“希恩若获全”则表达了对雨水适度的渴望,希望它既能缓解旱情,又不至于造成灾害。“麦将虚望岁,禾尚冀书年”则直接点明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接下来的“印地纹徒渍,霾天色稍蠲”描述了雨水在土地上的痕迹以及天气的逐渐好转。“对时占石燕,数节咽槐蝉”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观察石燕和槐蝉的行为来感受时间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最后,“晚报西峰羃,谁能稳夜眠”以傍晚时分西山被云雾遮蔽的景象,表达了对夜晚难以安眠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势、自然景观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关切之情。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喜雨诗
南北朝·鲍照
营社达群阴,屯云掩积阳。河井起龙蒸,日魄敛游光。族云飞泉室,震风沈羽乡。升雰浃地维,倾润泻天潢。平洒周海岳,曲潦溢川庄。惊雷鸣桂渚,回涓流玉堂。珍木抽翠条,炎卉濯朱芳。关.....
刈麦行
清·了亮
来牟异地谷,种之在秋时。历冬复历春,刈当仲夏期。雨雪傥不足,荒芜致农悲。今年尚丰稔,始得疗岩饥。田家贵勤俭,天公不我欺。
新城道中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麦穗秀将实,黍苗吐欲齐。农功日逢好,土吏语堪稽。饼贱昨年冀,沙乾复雨徯。西成尚遥在,祈望正长兮。
数日毒热喜雨适立秋先三日也
元·范梈
夏末始炎毒,沈忧坐匡床。起行无所之,登高睇遐荒。问昔西风归,飖飖向何方?往还不可期,赖得天道常。圣主御大历,故可稽明堂。粲粲白骆驼,兹晨郊路长。念我伏迁次,江海叶再黄。旅.....
初夏雨窗感怀
明·谢晋
凄其风雨暗书楼,病久那堪近麦秋。绿遍桑田飞戴胜,烟深竹墅听鸣鸠。屦因晴少常悬壁,帘为寒多懒上钩。自是春归情思减,青山莫笑倦追游。
喜雨得城字
宋·秦观
阴阳有常职,代御不可并。一气或错缪,愆伏相寇兵。惟时四月交,南国厌久晴。风师挟帝令,呼号肆徂征。云师畏推逐,蓄意不敢争。雨师旷厥官,所苟朝夕生。黄尘暗如雾,掩彼日月明。帝.....
直宿南宫三首(其二)
宋·杨万里
今年秋暑更禁它,无计商量奈热何。一霎飘萧凉一日,雨来销得几多多。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豫中已报秋登麦,山右新称雨润禾。自是筹农心为慰,益谦损满惕犹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