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和
圣
制
野
次
喜
雪
应
制
寒
更
玉
漏
催
,
晓
色
御
前
开
。
泱
漭
云
阴
积
,
氤
氲
风
雪
回
。
山
知
银
作
瓮
,
宫
见
璧
成
台
。
欲
验
丰
年
象
,
飘
摇
仙
藻
来
。
写景
写雪
写山
抒情
节气
大雪
译文
寒冷的夜晚,玉制的漏壶催促着时光流逝,拂晓的光芒在御前渐渐显现。
广阔的云层堆积,风雪弥漫,景象朦胧。
山峦仿佛知道银子装满了酒瓮,宫殿看见冰雪覆盖如同玉璧堆砌的平台。
想要验证丰年的征兆,期待着仙人般的祥瑞之气随风摇曳而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冬日的雪景,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期待和喜悦之情。“寒更玉漏催”一句,以冷冽的时光和滴答作响的玉漏作为背景,营造出一个清晨的静谧氛围。“晓色御前开”则描绘了朝霞初照,大地逐渐被柔和的光线所覆盖,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隐含着对帝王威仪的颂扬。“泱漭云阴积,氤氲风雪回”两句,用来形容雪花纷飞,云层堆积,风雪交加,营造出一幅动人的雪景图画。这里的用词充满了诗意与画意,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飘渺连绵、变化无穷的雪意。“山知银作瓮,宫见璧成台”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大自然和皇宫生活相结合。山岳之巅积雪如同纯银打就的大瓮,而宫中则是璀璨满目的宝石堆砌成台,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想象力,也透露出一种对丰收年景的美好期待。“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通过这场雪验证是否会有一个丰饶的年景,同时“飘摇仙藻来”则让人联想到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怀,这里“仙藻”一词,不仅指的是仙草,也隐喻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种积极向上、期待美好的时代精神。
张说
351首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