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
祀
斋
宿
翰
林
奉
柬
诸
同
寅
大
郊
届
严
祀
,
致
斋
玉
堂
署
。
衣
冠
集
寮
寀
,
及
此
谐
良
晤
。
焚
香
对
苍
竹
,
促
席
坐
深
户
。
东
风
昨
夜
来
,
厓
雪
消
馀
冱
。
庭
草
抽
细
芽
,
新
条
发
幽
树
。
感
兹
节
候
殊
,
忽
令
鬒
成
素
。
顾
惟
负
简
陋
,
朴
樕
惭
虚
誉
。
未
能
寡
尤
悔
,
但
恐
辜
恩
遇
。
幸
兹
同
职
业
,
规
益
赖
深
助
。
清
谈
夜
未
央
,
澹
然
销
众
虑
。
对
越
实
在
兹
,
宁
敢
忘
祗
惧
。
将
事
期
无
斁
,
庶
以
荅
神
祜
。
节日
写景
抒情
规劝
自省
祈福
祭祀
译文
大的祭祀在郊外举行,我在玉堂斋戒。
官员们聚集在官署,这是个和谐友好的聚会。
焚香面对着苍翠的竹子,靠近坐席坐在深户里。
东风吹来是在昨夜,山崖上的积雪已经消融。
庭院里的草长出了细芽,新枝条从幽深的树中生长出来。
感叹这季节变化如此之快,不知不觉中鬓发已斑白。
自知学识浅陋,朴实无华,却蒙受虚誉。
没有太多的过失和后悔,但还担心辜负了恩遇。
庆幸能与同僚共同从事这项职业,靠大家的帮助来规划裨益。
整夜清谈未曾结束,淡然消解了众多忧虑。
面对这些事情我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怎敢忘记祗惧之情?
将要举行的事宜不会失约,希望能以此回应神灵的保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金幼孜在郊祀前斋宿翰林院时的情景与心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斋宿期间的仪式感和同僚间的和谐氛围。首句“大郊届严祀,致斋玉堂署”点明了郊祀的庄严气氛和诗人所在地点——翰林院的斋宿之处。接着,“衣冠集寮寀,及此谐良晤”描绘了同僚们聚集一堂,共享良宵的画面,体现了同寅之间的和谐与友谊。“焚香对苍竹,促席坐深户”两句,通过焚香、对竹、促膝长谈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温馨的氛围。而“东风昨夜来,厓雪消馀冱”则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变迁与内心的感受相联系,暗示着时节更替带来的变化与思考。“庭草抽细芽,新条发幽树”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境遇,感慨“感兹节候殊,忽令鬒成素”,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催人的感慨。接下来,“顾惟负简陋,朴樕惭虚誉”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能与地位的谦逊态度,以及对同僚们的尊敬之情。“未能寡尤悔,但恐辜恩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尽职尽责、辜负他人期待的忧虑。最后,“幸兹同职业,规益赖深助”表明了诗人珍惜与同僚共事的机会,期待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清谈夜未央,澹然销众虑”描绘了深夜畅谈的场景,诗人的心境变得平静,忧虑得以缓解。“对越实在兹,宁敢忘祗惧”表达了诗人对郊祀仪式的敬畏之心,以及不敢忘记职责的态度。“将事期无斁,庶以荅神祜”则寄托了诗人期望仪式顺利进行,以此报答神灵保佑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斋宿时的仪式感和同僚间的和谐氛围,还蕴含了对时光、友情、职责和信仰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醉桃源·赵恭善生朝
元·王丹桂
前期三日是蕤宾。芝輧别紫宸。祥烟瑞霭结氤氲。同资诞玉真。才敏慧,性敦淳。常希道德邻。人间短景不堪陈。壶天别有春。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