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

情感
思乡
亲情
山水
场景
季节
春夜
抒情
哲理
悼亡

译文

夜幕降临,寂静的堂屋里充满了深深的忧愁,低沉而真实的言语流露出来。
家道虽然零落,但家宅还在,让人感到安慰;在艰难的生活中,只有弟兄之间的亲情最让人感到亲近。
扫床时重听窗外细雨的声音,举杯饮酒时惊讶地发现梦中的场景或人物都变成了现实。
决定从水边沿着松树的路线前行,生活只要平平安安,即使贫穷也没有什么妨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与家庭生活的温馨画面。首联“虚堂漠漠夜将分,黯黯深愁细语真”营造出一种夜晚寂静、愁绪深沉的氛围,通过细腻的对话展现了兄弟间的真实情感。颔联“零落尚怜门户在,艰难谁似弟兄亲”表达了即使家道中落,兄弟间的亲情依然难能可贵,凸显了兄弟情深的主题。颈联“扫床重听灯前雨,把酒惊看梦里人”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通过回忆和梦境,进一步深化了对兄弟情谊的感慨。尾联“从此水边松下去,但求无事不妨贫”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未来能够与兄弟一同过着平静、简朴的生活的愿望,体现了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兄弟之情为主线,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家庭、亲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是文徵明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文徵明

820首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您喜欢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题二树山人画双角石
清·王衍梅
横峰侧岭巧相兼,唤取鸦叉展画帘。南渡关山惭一角,北台风雪看双尖。梁家婢可明珠换,讲舍儿须锦髻添。诗老凋零余墨在,梅花僧印尚红钤。
清明登先江安人陇有感(其一)
明·邹元标
艰危曾共尔,舍我竟仙游。云佩飘何处,鸾台黯不收。乾坤难寄恨,日月此堪愁。却忆鼓盆者,何心得自由。
秋怀(其三)
明·梁有誉
夕霁凉气发,曲房蔼馀清。金风被兰茝,白露浩已盈。密林谢阳彩,丛薄陨芳荣。迅商无缓调,征鸿怀苦声。物候既易感,神理固难名。汉阴甘灌园,鹿门事躬耕。金张逐丹毂,王贡彯华缨。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