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西
写景
写水
写山
春景
动物
送别
成都
怀古

译文

城南距离天低仅尺五,回首望去,那十二层高的红色楼阁矗立眼前。
六月里岷山还有积雪,春去之后,云间栈道没有一丝尘土气息。
在浣花溪上看到秧马忙碌的身影,渡头旁,听见了竹鸡清脆的鸣声。
听说草堂的遗址尚在,诗人之余暇必须前往锦城西侧的胜景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虞伯生出使蜀地降香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蜀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首联“城南尺五去天低,回首彤楼十二梯”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出使之地与天的距离之近,以及沿途的建筑之高,营造了一种壮阔而神秘的氛围。颔联“六月岷山犹有雪,三春云栈迥无泥”则通过对比六月的雪山与三月的云栈,突出了蜀地气候的多变与自然环境的独特,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挑战。颈联“浣花溪上看秧马,芳草渡头闻竹鸡”进一步描绘了蜀地的田园风光,通过浣花溪边的农耕景象和渡口的自然之声,展现了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尾联“见说草堂遗构在,公馀须到锦城西”则表达了对杜甫草堂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蜀地文化的敬仰,同时也寄寓了对出使者的期望,希望他在公务之余能有机会探访这些文化遗迹,感受历史的沉淀。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蜀地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还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李源道

10首
历官为四川行省员外郎。卜居蚕茨,植竹十万个,名万竹亭,兄弟对床,吟哦其中。累迁翰林侍读学士。仕至云南行省参知政事。有《仲渊集》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庐山图
明·释妙声
送客出山去,迢遥步长松。过溪闻啸虎,笑语答疏钟。白日倏已晚,清风殊未终。九江遗秀色,怅望香炉峰。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
海城县(其二)
清·多隆阿
人心叵测善逃形,再莫轻言出户庭。畎亩毗连兴狱讼,亲朋聚会谑优伶。山因冒雪头先白,柳遇逢春眼待青。昔日龙头屯尚在,挥金芟草想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