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江
仙
·
治
圃
不
成
,
书
感
频
剪
当
阶
繁
草
,
自
牵
补
屋
青
萝
。
衰
年
心
力
暗
消
磨
。
愁
蛩
吟
怨
,
何
事
满
墙
莎
。
新
柳
柔
飏
堤
畔
,
乔
松
憔
悴
岩
阿
。
蠡
泉
撮
土
奈
春
何
。
争
如
静
处
,
闲
坐
眄
庭
柯
。
写景抒情
怀古情感
植物
生活场景
自然哲理
伤时思事
译文
我频繁地修剪台阶上的杂草,又亲手牵着青萝修补房屋的漏洞。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精力和体力都在悄悄地消耗。
愁绪如蟋蟀般吟唱着哀怨的声音,不知为何,长满了墙头的莎草也显得那么忧郁。
新生的柳枝在河堤旁轻轻摇摆,而高大的松树则在岩石的阴影中显得有些憔悴。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用蠡泉之水与泥土又能如何应对呢?
倒不如在安静的地方,闲适地坐着,看着庭院的枝柯。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晚年在园艺中所见所感。首句“频剪当阶繁草”写出了诗人频繁地修剪台阶前的杂草,显示出他对园艺的细心照料和对生活的执着。接着,“自牵补屋青萝”则表现了他亲自修补房屋,攀援着青藤,体现了他的勤劳和坚韧。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衰年心力暗消磨”,诗人感到体力和精神都在逐渐衰退,内心充满忧虑。此时,“愁蛩吟怨,何事满墙莎”借秋虫的哀鸣,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墙头莎草丛生的无奈。下片转而描绘自然景色,“新柳柔飏堤畔”展现了春天的新绿生机,与乔松在岩石边的憔悴形成对比,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变迁。“蠡泉撮土奈春何”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到来,即使试图留住也无法阻止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诗人发出感慨:“争如静处,闲坐眄庭柯。”与其在纷扰中徒劳挣扎,不如选择安静地坐在庭院中,欣赏眼前的树木,享受片刻的宁静。这句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的人生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境况和人生哲思。
何振岱
175首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