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黄
子
益
韵
二
首
(
其
一
)
青
衫
日
日
困
尘
沙
,
安
用
浮
名
与
世
誇
。
已
过
半
生
真
似
梦
,
未
荒
三
径
且
还
家
。
恨
无
沈
水
纡
香
穗
,
喜
有
寒
泉
瀹
茗
花
。
袖
却
西
归
遮
日
手
,
园
林
幽
处
看
桑
麻
。
写景抒情
情感表达
怀古田园
惜时
归隐
译文
青衫每日都被尘沙所困,何须用虚浮的名声来与世夸耀。
已经度过了半生岁月,人生仿佛一场梦,还没有让家境荒芜,便已选择归家。
遗憾没有沉香木的香气可以环绕我身,但庆幸有寒泉煮茗花的清香。
挥袖向西归去,遮住太阳的手掌,在园林幽静之处欣赏桑麻的景色。
赏析
这首宋诗以黄子益的韵脚为依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青衫日日困尘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身着朴素官服在尘世中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次句“安用浮名与世誇”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于虚名的不屑,认为这些浮华之物不值得夸耀。“已过半生真似梦”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觉得过去的半生仿佛一场梦幻,这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对现实的反思。接下来,“未荒三径且还家”表达了他对回归田园、享受宁静生活的渴望,这里的“三径”暗指隐居之地,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恨无沈水纡香穗,喜有寒泉瀹茗花”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简单要求,没有沉香熏香的奢华,但有清泉煮茶的雅致,足见其心境淡泊。最后一句“袖却西归遮日手,园林幽处看桑麻”,诗人决定放下遮挡视线的手,亲自在园林的隐蔽之处欣赏田园风光,亲手种桑麻,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体现出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经历和感受为线索,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情操,以及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
裘万顷
265首
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野兴四首(其一)
宋·陆游
来日无多去日遒,朱颜那肯为人留。檐声点滴无时雨,野气苍茫极目秋。朝出钓鱼来北渚,夜耕驱犊上西畴。此心所要常无愧,寂寞衡门死即休。
饮黄池朱友龙舍
宋·董嗣杲
换舟入里港,那惧江风横。今夕月色朗,天下呈圆镜。小舣蕃庶乡,夜灯万星映。倏逢可人情,立论不失正。挥毫喜相誉,笔势自遒劲。酒壶不住荡,斟酌各取性。不强亦不辞,此醉颇入圣。江.....
壬寅新春
宋·陆游
半生常是道边人,岁晚初收事外身。浊酒一杯聊永日,小园三亩亦新春。尚无枕寄邯郸梦,那有衣沾京洛尘。门外烟波三百里,此心惟与白鸥亲。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其五)
宋·李之仪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贺同年王计部初诞曾孙二首(其一)
明·卢龙云
曲江并马记吾曾,华发头颅日渐增。绕膝喜君孙有子,开颜对客祖为曾。镜中白镊殊堪慰,经里玄成且代兴。最是凤毛俱五色,云霄次第见飞腾。
归涂春晚(其三)
宋·杨冠卿
暂解征骖野水湄,卷衣上马夜何其。客愁政自不堪说,残月一声闻子规。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