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
州
南
楼
淳
祐
六
年
冬
十
月
,
我
来
独
自
上
南
楼
。
晓
雾
江
山
都
不
见
,
雾
收
日
出
城
东
头
。
照
见
汉
阳
树
,
照
见
鹦
鹉
洲
。
浪
涛
江
汉
出
岷
峡
,
洞
庭
云
梦
天
共
流
。
大
船
如
龙
捲
寒
碧
,
小
船
如
叶
飞
洪
沟
。
费
袆
霞
佩
跨
黄
鹤
,
洞
宾
玉
笛
横
清
秋
。
泬
寥
突
兀
不
可
状
,
开
阖
风
雨
晴
烟
浮
。
空
中
一
一
都
照
见
,
照
见
今
来
古
往
丝
粟
无
限
愁
。
夜
郎
逐
客
心
胆
大
,
醉
欲
搥
碎
醒
又
休
。
此
山
此
水
长
不
老
,
英
雄
消
尽
山
水
留
。
何
当
大
雪
夜
明
月
,
摩
挲
老
眼
看
九
州
。
春
风
吹
雪
变
红
绿
,
牛
羊
被
野
边
无
忧
。
山水写景
秋景写景
怀古抒情
情感表达
赏析
这首宋代诗人郑起的《鄂州南楼》描绘了淳祐六年冬十月,诗人独自登临南楼所见的景象。开篇以晨雾笼罩江山,遮蔽视线,但随着雾气散去,太阳从东头升起,照亮了汉阳的树木和鹦鹉洲。江汉的浪涛汹涌,仿佛自岷峡而来,与洞庭、云梦相连,展现出壮阔的自然景观。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大船如龙、小船如叶,以及费袆、洞宾等神话人物,增添了神秘与诗意。南楼之上,视野开阔,风雨晴烟的变化莫测,使得空中的一切都清晰可见,引发了对古今人事无尽的感慨。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叹,英雄虽逝,但山水长存,寄托了他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他设想在大雪明月之夜,能再次登楼,纵览九州,即使年事已高,仍怀有忧国忧民之情。而春天的风雪过后,万物复苏,牛羊满野,又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希望。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赠梁渐子(其四)
明·陈邦彦
海氛初就平,骄敌犹匪茹。潢池有弄兵,逋诛在秦豫。材官非不足,往往烦召募。司农忧转饷,反裘未遑顾。遂使圣躬劳,况也诸曹署。草茅空有怀,所守在章句。温饱非良图,毛锥复何与。子.....
江倅出家乐
宋·史浩
沈沈春酌话绸缪,花月行船看拍浮。手束柔荑调雁柱,袖翻纹锦出香毬。未攀青子犹如豆,欲脍赪鳞始上钩。蓬岛古来无觅处,我曹今此得真游。
题万佛堂壁(其一)
明·贺钦
峭壁镵成万佛身,招提开创几千春。行童不识寻幽客,误作恭禅问法人。
和同省秋省宿
宋·朱胜非
老火未甘退,稚金方力征。炎凉分胜负,顷刻变阴晴。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吾与吟(其十一)
明·顾允成
桐江滩上雪霏霏,独拥羊裘一钓垂。古人冷淡今人笑,南山又见北山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