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齿
写景
抒情
赞美
春天
艳色韶颜
酒宴

译文

她轻轻收起翠眉,露出洁白的牙齿,在花影中,她的声音如黄莺般清脆。
她的歌声清澈悠扬,仿佛可以穿透云层,画梁上寂静无声,却仿佛因她的歌声而扬起了尘埃。
玉制的酒器中满载着美酒,她的情感却依旧未尽,使得王孙公子们促膝而坐,共同醉倒在这酒香之中。
在春风拂面的宴席上,她的装扮如同串珠般匀称美丽,艳丽的色彩和韶华的容颜显得娇艳动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繁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贵族或官宦家庭中春日宴饮的情境。首先,“轻敛翠蛾呈皓齿”一句,形容美女们巧妙地佩戴着精致的翠绿色头饰,如同初生的蝶蛾展现洁白的牙齿。紧接着“莺转一枝花影里”,则描绘了鸟儿在花间穿梭,花瓣随之摇曳,投下美丽的阴影。“声声清迥遏行云”中,“声声清迥”可能是指乐曲或歌声,而“遏行云”则形容声音如同轻盈的云朵在空中飘逸。接下来的“寂寂画梁尘暗起”,通过对比鲜明的室内装饰与逐渐扬起的微细尘埃,传达了宴会场合的宁静与豪华。“玉斝满斟情未已”一句,透露出宴席上的酒水如同玉质的饮器中不断地斟酌,而“促坐王孙公子醉”,则表明王孙、公子们在座位上频频举杯畅饮,尽情享受着醉人的欢愉。最后,“春风筵上贯珠匀”和“艳色韶颜娇旖旎”,分别描绘了春风轻拂席面,珠玉串联如同花朵般散发光彩,以及宴会中人群的华丽装扮,他们的脸庞在春日温暖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娇美。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感官体验的叙述,展现了一个生动的、高度审美化的宴会场景,彰显了古代贵族生活中的奢华与闲适。

魏承班

21首
约公元九三O年前后在世字、里、,约后唐明宗长兴初前后在世,据当代学者考证,死于前蜀败亡之际。父魏宏夫,为蜀王建养子,赐姓名王宗弼,封齐王。承班为驸马都尉,官至太尉。国亡,与其父同时被杀。承班工词,艳丽似温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见《唐五代词》)。元遗山曰:词,俱为言情之作。大旨明净,不更苦心刻意以竞胜者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