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山水
季节
夏天
时间
情感

译文

高处传来舂米声,斜日西下,美好的气息充满着窗楹。
池边的红花早早地凋落,水面上绿色蔓延,晚生的青苔开始生长。
星点稀疏,月亮逐渐升起,云层散开,银河依旧横亘天际。
白鸟在帷幕背后翻飞,显得暗淡,而红色的萤火虫飞入帐中,显得明亮。
人们带着珠綦(可能是指饰品)匆匆走向北阁,玳瑁装饰的席位移到了南面的光荣之地。
金色的门窗在夕阳下掩映着,玉壶中的水滴落,发出夜间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诗人纳凉时所见之景,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美好。首句“高舂斜日下”点明时间,夕阳西下,光线柔和,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佳气满櫩楹”一句,佳气即吉祥之气,满溢于屋檐和柱子之间,预示着祥和与幸福。“池红早花落,水绿晚苔生”,池塘中早开的花朵已凋谢,但水色依然碧绿,夜晚苔藓开始生长,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在诗中得以体现。接着,“星稀月稍上,云开河尚横”,夜幕降临,星星稀疏,月亮缓缓升起,云层散开,银河横跨天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夜空景象。“白鸟翻帷暗,丹萤入帐明”,白鸟在昏暗的帷幔中翻飞,而红色的萤火虫则在帐幕中闪烁,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神秘感。最后,“珠綦趋北阁,玳席徙南荣。金铺掩夕扇,玉壶传夜声”,珠帘和玳瑁制成的席子分别移至北阁和南荣,金制的门扇关闭,玉壶中传来夜晚的声音,这些细节描绘了主人纳凉时的奢华与雅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傍晚至夜晚的自然景色与生活场景,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萧绎

121首
小字七符。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