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花
咏物
赞美
写景
冬天
梅花
情感
谢意
怀古
记梦

译文

第一句“疏疏过月。如墨水云连素阙。阁雪萦沙。”可以翻译为:月光稀疏地洒落,就像黑色的墨水云层与白色的天穹相连。在楼阁旁,积雪缠绕着飘扬的沙尘。
第二句“一夜东风自作家。天心待写。此笔由来天与借。”可以解释为:一夜之间,东风自然地吹拂着,仿佛是上天在等待用某种方式来书写。这支笔似乎是从天而降,被借来用于书写。
第三句“梦觉闻香。持较君家锦段长。”可以理解为:从梦中醒来,闻到了一股香气。拿着(或比较)你家的锦缎(或其他长物),其长度令人赞叹。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诗意的画面。"疏疏过月",月光稀疏地穿过夜空,如同墨色的云彩连接着素白的宫殿,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冷的氛围。"阁雪萦沙",阁楼上的积雪在风中轻轻飘动,仿佛在沙滩上留下了痕迹,暗示着冬日的静美和时光的流转。"一夜东风自作家",东风在夜晚悄然吹过,似乎在自然地创作着一幅美丽的画卷。词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心待写",这美景仿佛出自天意,等待着诗人用文字去记录。"此笔由来天与借",表达出词人对艺术创作的谦逊态度,认为自己的才华是上天赋予的。最后,词人从梦境中醒来,还能闻到梅花的香气,这香气让他觉得比任何锦缎都要珍贵,"梦觉闻香,持较君家锦段长",他以梅花的清香来赞美张钝叟的墨梅作品,认为其意境深远,超越了世俗的华丽。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雪、风、梅等元素,展现了清寒而高雅的艺术境界,表达了词人对友人墨梅画作的深深赞赏。

陈洵

254首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