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
龙
吟
·
庄
头
村
花
田
自
五
代
迄
今
,
盖
亦
地
之
韵
者
。
余
既
来
游
,
感
叹
今
昔
,
托
之
于
音
是
何
世
。
依
旧
占
水
耕
花
,
就
桥
通
市
。
朝
朝
簪
约
裾
盟
,
有
情
未
免
,
多
才
尽
费
。
凝
愁
睇
。
情
共
露
晞
平
晓
,
梦
痕
清
泚
。
分
携
敛
日
垆
畔
,
步
波
皱
损
,
娇
尘
漫
委
。
偏
称
天
涯
芳
怨
,
眼
中
今
古
,
秋
声
还
起
。
谁
惜
故
山
衰
迟
。
吟
畔
憔
悴
。
鲛
绡
罢
织
,
愁
迸
蛮
珠
碎
。
伤
心
到
、
无
人
为
省
,
荒
村
年
岁
。
换
劫
,
鬘
华
坠
。
海
风
卷
尽
,
宫
斜
废
隧
。
须
信
吾
乡
美
。
终
未
比
、
仙
源
桃
花
春
水
。
感
时
倦
客
,
空
抛
铅
泪
。
怀古
写景
咏物
情感
思乡
历史感怀
田园
山水
译文
这是何世道啊,依旧占据着水边耕种花田,桥连通着市场。
每天都要签订盟约,尽管多才多艺却常常忧郁。目光凝视着某处。
情义在露水中随着黎明的到来变得明亮,梦境痕迹变得清晰。
分手时的场景仍在日落后重现,波纹搅动着灰尘,轻轻地落下一层一层的灰尘。
恰似天涯的芳草和怨恨,眼中看到的是古今的变迁,秋天的声音再次响起。
谁会在意故乡的衰落和迟缓?诗人在吟诗中显得憔悴。鲛绡(一种传说中织女织出的美丽织物)已经不再织造,愁绪如破碎的珍珠般涌出。
令人伤心的程度到了无人能理解的地步,荒村里的岁月已经改变。经受着天灾人祸,昔日的繁华如今坠落。
海风吹走了所有的障碍,废墟与废旧的路口交织。唯有故乡是值得相信的美丽所在。
最终也未曾比过仙源中的桃花和春水之美。这让旅途劳顿的人感到悲伤,他们无能为力地流下眼泪。
赏析
这首《瑞龙吟》描绘了一幅庄头村花田的变迁图景,从五代至今,村庄保持着淳朴的农耕生活和水乡风貌。诗人陈洵以细腻的情感,通过“依旧占水耕花,就桥通市”的描绘,展现了村庄的传统与宁静。他感慨人事更迭,“朝朝簪约裾盟”象征着村民间的亲密关系,但“多才尽费”又暗示了时光流逝和人才凋零。“凝愁睇”、“梦痕清泚”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分携敛日垆畔”则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女子的泪水和足迹都留下了哀愁。接下来,“天涯芳怨”、“秋声还起”寓言了诗人对故乡衰落的悲凉感受,以及对故园美景不再的惋惜。“谁惜故山衰迟”、“鲛绡罢织,愁迸蛮珠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无人理解诗人的心境,只有荒村岁月默默见证。最后,诗人感叹即使经历轮回变换,家乡之美仍无法与仙境相提并论,他的心绪如同“铅泪”般沉重。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庄头村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作者对乡村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陈洵
254首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