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董
彦
速
自
仙
岩
归
钵
囊
高
挂
同
僧
夏
,
远
寄
岩
门
一
把
茅
。
地
僻
狙
猴
长
作
伴
,
食
贫
蕨
笋
不
充
庖
。
瘦
藤
拄
下
万
峰
顶
,
野
鹤
来
归
千
岁
巢
。
点
检
箧
中
诗
几
首
,
苍
头
时
遣
为
君
抄
。
写景
抒情
写山
秋景
季节
秋季节气
传赞
赞颂
怀念亲友
译文
僧侣们高挂钵盂,在炎夏一同居住(暗指山中修禅的生活),将一捆茅草远远寄送到了岩门(或许为寺院的名字)。
因为所处环境偏僻,经常与猴子为伴,生活清贫,只能以蕨笋为食,甚至不能算是美味佳肴。
瘦弱的藤杖支撑着走过万座山峰的顶端,野鹤归来后选择了一个千年的巢穴作为它的新家。
打开行囊检查其中的诗稿数首,并让仆人苍头时不时地抄写一些为你(读者)送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首句“钵囊高挂同僧夏”,以“钵囊”象征僧侣的简朴生活,与夏季的清凉相映成趣,暗示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接着,“远寄岩门一把茅”,通过寄送茅草至岩门,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以及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地僻狙猴长作伴,食贫蕨笋不充庖”,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隐士与猴子为伴,以蕨笋为食的简朴生活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接下来,“瘦藤拄下万峰顶,野鹤来归千岁巢”,进一步展示了隐士在自然中的自由自在,瘦藤与万峰顶、野鹤与千岁巢,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最后,“点检箧中诗几首,苍头时遣为君抄”,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朋友分享作品的喜悦。苍头,即老仆,这里代指诗人,通过老仆抄录诗稿,传递给友人,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珍视,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思。
谢薖
294首
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峨眉云
明·谢迁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