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赞美
写物
写亲情
写寿
写桃
抒怀

译文

春日阳光温暖地照在大地上,浓郁得如同饴糖一样,蟠桃结出了累累的果实。
仙女们从瑶池中捧出了硕大的蟠桃,鲜嫩的果肉如同凝固的油脂一般。
蟠桃蕴含着太和之气,滋润着华美的果实,三千年才结出一次的珍贵之果。
当年(指神话传说中的情节)曾经许给某位仙人的桃子,没想到后世竟还有“偷桃儿”之说。
谢家的孩子孝顺、虔诚地奉上这纯孝的蟠桃给父母,希望能得到更多的长寿福泽。
阿母十分仁慈,家里到处都有葳蕤兰桂(喻指品行高洁的佳人),一家和谐。
高堂之上长日春风熏暖,在这个时候,家人祝愿健康长寿,摆设宴席庆贺。
青鸟频频飞来传达好消息,这桃子又熟了,我要用来送给你(表示虔诚地送上祝愿或祭品)。
祝愿你等来上达天听的祝酒词,希望你能福禄双全,寿比南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寿宴场景,以春日阳光、蟠桃与仙童等元素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寓意着长寿与吉祥。诗人通过“春阳煦物浓若饴”开篇,以春日温暖的阳光比喻祝福的温馨与甜蜜,营造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接着,“蟠桃结子何累累”描绘了蟠桃树上果实累累的景象,象征着丰饶与长寿。仙童捧出瑶池中的蟠桃,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也寓意着仙界的美好与祝福。诗人进一步将蟠桃比作“大可如盎鲜凝脂”,形象地描绘了蟠桃的色泽与质感,强调其珍贵与美好。“太和孕毓流华滋,三千年方一见之”则表达了蟠桃的稀有与珍贵,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孕育才能成熟,象征着长寿与难得的祝福。诗人巧妙地引用了古代关于蟠桃的传说,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接下来,“当年曾许曼倩窥,岂知后世更有偷桃儿”借用了古代神话故事,暗示了蟠桃的诱惑力与人们对长寿的渴望。而“谢子纯孝天应知,奉亲爱日拳拳私”则转向现实,赞美了主人公谢侍御的孝顺与对家人的深情,表达了对孝道的颂扬。“阿母圣善仁且慈,庭前兰桂森葳蕤”描绘了家庭和睦、充满爱的场景,以“兰桂”象征家族的繁荣与美德的传承。最后,“高堂长日薰风吹,祝釐设帨当此时”表达了对长辈的尊敬与祝愿,以及在特定时刻为长辈举行的仪式,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与礼仪。“飞飞青鸟来致辞,桃今再熟为子贻”中,青鸟作为使者,带来了再次成熟的蟠桃,象征着祝福与礼物。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谢侍御及其家人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共享长寿与幸福。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构建了一个充满祝福与美好的场景,既展现了对长寿的向往,也体现了对孝道、家庭和谐与美德传承的颂扬。

猜您喜欢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唐·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念奴娇·寿萧守
宋·赵汝恂
金塘瑞溢,爱琉璃十顷,风漪摇碧。玉女三千擎翠盖,簇拥芙蓉仙伯。鸾鹤回翔,龙蛇飞动,醉墨挥仙笔。磨崖书寿,分明知是今日。应为今日生申,银钩照坐,光满图书壁。竹马儿童传好语,.....
题米敷文楚山清晓图
元·冯子振
冥冥濛濛方寸天,不知所以然而然。无根老槎湿风烟,霾云懜懂栖苍玄。晴窗开卷作三叫,看得米家神气小。浓兰涂墨幻东西,污我潇湘山色晓。
边事(其一)
明·黎民衷
沙场暂报息氛埃,苜蓿初肥马市开。百万金缯飞辇尽,中原谁复见龙媒。
生辰辱雪湖贺章依韵奉答
明·谢迁
流光荏苒仍初度,世路优游愧此生。身健不嫌双鬓短,岁寒惟守寸心贞。醉乡高卧宜衰晚,寿域宏开荷圣明。珍重故人来远祝,鹤南飞共雪梅清。
酬孔纯老送海错三首(其二)
宋·王之道
螺头已荷兼三和,凤髓何须贵八珍。多谢邦君怜不饮,只将诗句巧争新。
黄金篇
明·祝允明
灵质自化育,英姿藉炉锤。虹光衡煜煜,晨曦纵焞焞。紫霞煽虚燄,青渠晕幽蕤。在镕未云卜,跃冶讵其宜。能函大钧体,伏型韫神奇。何当错宝铦,戮妖血荒陲。鸿秘已出柙,勋用吾未知。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