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之
咏
物
者
采
春
花
而
落
秋
实
余
欲
矫
其
失
作
冬
果
十
咏
(
其
五
)
栗
秦
燕
千
树
地
,
富
贵
出
山
庄
。
外
作
猬
毛
磔
,
中
含
鸡
子
黄
。
悬
枝
开
霁
日
,
芽
绿
候
春
阳
。
每
忆
和
儿
炒
,
如
今
去
故
乡
。
咏物
写果
季节
冬天
怀乡情感
译文
译文:在秦燕一带,有着千树繁茂的土地,这里的人们因富贵而从山庄中走出。
译文:外观像猬毛一样裂开,内部却含有像鸡子一样的黄色物质。
译文:树枝高悬,迎来了晴朗的日子,嫩绿的芽苗在等待着春天的阳光。
译文:每当回忆起和孩子们一起炒制的情景,现在却已经离开了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一夔创作的《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系列中的第五首,主题为栗。方一夔通过对栗这一冬季果实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与内在品质。首句“秦燕千树地,富贵出山庄”,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栗树生长在富饶之地的情景,暗示着栗子的珍贵与价值。接下来,“外作猬毛磔,中含鸡子黄”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栗子的外观与内部结构,外层的刺状外壳如同猬毛,内部则包裹着金黄色的果仁,形象地展示了栗子的独特形态。“悬枝开霁日,芽绿候春阳”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栗树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状态。在晴朗的日子里,栗树枝头挂满了成熟的果实,绿芽则在春阳的照耀下萌发,预示着新的生命与希望。最后,“每忆和儿炒,如今去故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每当想起童年时与家人一起炒栗子的温馨场景,心中便涌起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栗子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与亲情的深切怀念,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咏物抒情的传统手法。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百字令·海棠
清·杨继端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欲系好春无气力,.....
黄鹤楼仙枣亭联
清·何绍基
千年仙枣不留核;五月落梅犹有花。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公事后禁门三首(其一)
明·蔡羽
龙輴金铺丽,蜚廉贝阙县。燕藏朱户网,花隔绮疏烟。刻漏虚银箭,宫槐积翠钱。瑶台夜夜月,不复妒婵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