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抱
螺
台
坏
圃
萧
疏
有
废
台
,
登
高
留
客
此
徘
徊
。
几
年
埋
没
荒
榛
满
,
今
日
崔
巍
宴
席
开
。
一
境
山
川
俱
入
眼
,
重
阳
风
物
尽
宜
杯
。
坐
中
不
劝
犹
当
醉
,
菊
蕊
浮
香
似
拨
醅
。
写景
地点
秋节
重阳节
菊花
坐中之情
抒情
写山川
登高怀古
译文
破败的菜圃中有一座废弃的台,登高远望,留客在此徘徊。
经过几年的荒废,这里杂草丛生,如今却重新修建,宴席盛开。
山川景色都映入眼帘,重阳的风光美景,应该举杯痛饮。
即便不劝酒,大家也已醉倒在这菊花的香味之中,如同饮下一杯刚被拨出的酒浆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废弃高台的场景与感受,展现了历史遗迹的变迁与自然风光的壮丽。首句“坏圃萧疏有废台”,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片荒凉景象中的废弃高台,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登高留客此徘徊”一句,不仅点明了诗人登台的目的,也暗示了此处曾有人文活动的痕迹。“几年埋没荒榛满,今日崔巍宴席开”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昔日的荒芜之地如今变得壮观,宴席的开启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或对过往的纪念。“一境山川俱入眼,重阳风物尽宜杯”描绘了诗人站在台上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在这样的秋日佳节里饮酒赏景的惬意。这里不仅有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最后,“坐中不劝犹当醉,菊蕊浮香似拨醅”表达了即使在没有他人劝酒的情况下,诗人仍能自得其乐,沉浸在自然与美酒带来的愉悦之中。菊花的香气仿佛是酒香的延伸,增添了诗中的意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台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韩琦
739首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宋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配享宋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韩琦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重阳(其一)
宋·文天祥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祇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