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

便
湿
场景
写景
抒情
赞美
戏剧
情感
闺怨
夏景

译文

衣裳上麝香的香气袭来,更增添了这良辰美景的魅力,此刻正是农历的初七日。
古筝上立着十三根金雁柱,女子的发饰虽小巧但华美无比。
五月的南风清透无比,红樨暗中散发着香息。
夜晚的花朵仍然娇艳,秋天的美女依旧年轻美丽,精心打扮显得明亮洒脱。她正身处高楼之上,依靠着笛声倾听。
然后,她被迎接回华丽的帐篷,春天的秘密被锁在深处。转眼间金戈铁马般的风波过后,只剩下翠钿散落一片狼藉。
在山眉水眼盈盈之处,她泪流满面,粉红的笑靥因哭泣而变得湿润。
她时而浅笑,时而深笑,为某人倾国倾城,魂飞魄散。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华丽而深情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五月初七夜晚的盛景和佳人的风采。"罗衿麝袭"与"海样华灯"相映生辉,展现出夜晚的繁华与热闹。"筝柱十三金雁"和"宝鬟盈尺"描绘了音乐与美人的精致,暗示了歌舞升平的气氛。"南风五月清无价,况红樨、暗吹香息"进一步渲染了清新的夏日气息和芬芳,烘托出佳人如花的娇媚。"晚花犹俊,秋娘未老,靓妆明逸"赞美了女子的青春活力和美丽动人。接下来,词人通过"荡妇、高楼倚笛"的形象,暗示了名伶在舞台上的风采,以及"迎归甲帐,锁春严密"的温馨画面。然而,"一霎金戈铁马"的转折,又带出一丝战争的紧张感,与之前的欢乐形成对比。"翠钿狼籍"描绘了战乱后的残败,而"山眉水眼盈盈处,泪燕支、秀靥红湿"则揭示了佳人内心的哀愁。最后,"浅颦深笑,消魂无限,为伊倾国"表达了词人对这位名伶的深深倾慕,以及她所引发的情感波澜。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华丽的词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五月初七夜晚的繁华与悲欢,以及对名伶桂凤精湛演技的赞赏。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