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社会
告诫

译文

妻子强硬丈夫就会有灾殃,仆人强硬主人就会有灾殃,臣子强硬君主就会有祸患。
尾巴比身体还大,是因为冰比霜更坚固。如果不早些分辨(明辨是非),国家就会灭亡,家庭也会遭殃。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偶书(其三)》,以极其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家庭关系中,如果妻子过于强势,丈夫会受到牵累;同样,奴仆若势力过大,主人也会受到损害;臣子权力过盛,君主的统治就会面临危机。诗人通过“尾大于身”和“冰坚于霜”的比喻,暗示了权力失衡的严重性。最后两句“辩之不早,国破家亡”,警告人们应当及早察觉并纠正这种失衡,否则可能导致国家衰败、家庭破碎的悲剧。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警示意义。

邵雍

1553首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猜您喜欢

宋都曹屡寄诗且督和答作此示之
宋·陆游
古诗三千篇,删取财十一。每读先再拜,若听清庙瑟。诗降为楚骚,犹足中六律。天未丧斯文,杜老乃独出。陵迟至元白,固已可愤疾。及观晚唐作,令人欲焚笔。此风近复炽,隙穴始难窒。淫.....
寄任十
明·吴俨
而翁与我是忘年,我忆而翁愿尔贤。孝似曾参宁过分,弟如王览亦当然。夜深灯火宜勤学,雨足郊原好种田。勿逐少年游侠伴,斗鸡走马县门前。
杂诗六首(其三)
明末清初·吴骐
古人敦交道,倾盖摅心胸。成言贵勿欺,杀身以相从。末世竞锥刀,险仄自云工。酒食共宴笑,干矛潜相攻。誓言如皦日,背诞犹飘风。三王无诅盟,甘醴必凶终。诚信苟可孚,溪毛荐王公。
杂言
清·爱新觉罗·弘历
檐前悬铎,毁以声鸣。堂中秉烛,消以膏明。炫名者相轧,斗知者必争。谋度于义者斯得,事因于民者可成。民可近不可下,义正我仁安人。趋吉无过知足,止谤莫如修身。圣人存神索至,君子.....
清心镜
元·丘处机
万灵中,人最贵。超群化,数属三才品位。愚夫甚却骋凶顽,便将为容易。杀害生灵图作戏。全不念地狱,重重暗记。一朝若大限临头,与佗家恺气。
杨刘
宋·王安石
人各有是非,犯时为患害。唯诗以谲谏,言者得无悔。汾王昔监谤,变雅今尚载。末俗忌讳繁,此理宁复在。南山咏种豆,议法过四罪。玄都戏桃花,母子受颠沛。疑似已如此,况欲谆谆诲。事.....
书意三首(其二)
宋·陆游
养生慕黄老,为治法唐虞。耆寿缘忧惧,危亡坐燕娱。大川宜利涉,蔓草戒难图。退士惟身虑,铭膺岂敢无。
社寮杂诗(其一)
清·吴廷华
五十年来渤海滨,生番渐作熟番人。裸形跣足鬅鬙发,传是童男童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