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泉
亭
孤
亭
接
翠
微
,
徙
倚
澹
忘
归
。
触
石
水
如
怒
,
破
空
山
欲
飞
。
僧
閒
钟
梵
寂
,
日
薄
树
阴
肥
。
不
觉
轻
云
过
,
清
寒
入
祫
衣
。
写景
地点
山水
季节
情感
秋节
自然
写景
地点
山水
季节
情感
秋节
自然
译文
译文:孤立的亭子连接着远方的青山,我依靠着亭子来回踱步,心无杂念以至于忘记了回去。
译文:石头碰到水面,激起水波汹涌如同愤怒的波浪;破空而出的山峰,似乎即将飞翔一般。
译文:僧人的闲暇和寺庙的钟声梵音在寂静中回荡;日渐西沉,树荫显得愈发肥厚。
译文:不知不觉中轻云飘过,清冷的气息透过衣服进入身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动态感的山水画面。"孤亭接翠微",开篇即以一座孤独的亭子与周围的青翠山色相融,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徙倚澹忘归",诗人流连忘返,心境悠然。"触石水如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泉水冲击山石时的力度和动态,仿佛带着某种力量。"破空山欲飞",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险峻和水势的奔腾,仿佛山峦也因水声而有了飞翔之感。"僧闲钟梵寂",引入僧人的禅定钟声,增添了宁静的宗教气息,与前文的动态形成对比。"日薄树阴肥",夕阳西下,树影渐浓,显得更加静谧。最后两句"不觉轻云过,清寒入祫衣",诗人沉浸在这样的景色中,浑然不觉轻云飘过,只感觉到清冷的寒气穿透衣物,更显出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沉浸和享受。总的来说,这首《冷泉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冷泉亭周边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恬淡的心境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