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
穿
抒情
写景
情感
闺怨
咏物
春天
怀旧

译文

水面倒影出如新妆般的光彩,被催生起一个带着梦幻的憧憬,然而我仍然有些懒洋洋的,不愿意从下层楼台开始动针线。
在小庭中,我倚靠着休憩,随手摘下一颗青梅来缓解疲倦。
听到娇嫩的莺鸟在树间穿梭的声音,我感到有些忧愁;看到燕子飞入帘内,我又害怕看见它们带来的孤独。
幼小的丫鬟空自向我报告花开的信息。

赏析

这首《浣溪沙》由清代诗人华长发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慵懒与哀愁。首句“照水新妆带梦催”,女子对着水面梳妆打扮,仿佛在梦境中寻找自我。这里的“梦”不仅指现实中的梦境,也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女子的装扮虽美,却似乎被某种难以言说的思绪所牵绊,暗示着内心的复杂情感。“懒拈针线下层台”,女子懒于做针线活,或许是因为心情不佳,又或是对日常琐事感到厌倦。这句通过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小庭扶倦摘青梅”,在庭院中,女子疲倦地摘取青梅,这一动作既表现了她的闲适,也透露出一丝无奈。青梅的酸甜,或许象征着生活中的苦乐参半。“愁听娇莺穿树去,怕看栖燕入帘来。”听到小鸟欢快地飞过,女子心中生出愁绪;看到燕子归巢,她又害怕面对即将到来的孤独。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动场景,巧妙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忧虑。“雏鬟空自报花开”,少女的鬟发仿佛在为花开花落而欢庆,但女子的心中却无从喜悦。这句话以拟人化的手法,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内心的寂寞与哀愁。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里慵懒而又哀愁的形象,展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矛盾。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清代闺怨题材诗歌中的佳作。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