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
自然景观
节令
物候
乡村田园

赏析

这首《竹枝词(其五)》描绘了明朝时期农村婚礼的生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婚嫁习俗中的忙碌与喜庆氛围。首句“屋冷鸦飞村路长”,以“屋冷”和“鸦飞”营造出清晨或傍晚时分乡村的宁静与凉意,而“村路长”则点明了地点的偏远与道路的漫长,为后文的活动铺垫了背景。接着,“大姑行嫁细姑忙”一句,将焦点转向了婚礼的筹备工作。这里的大姑指的是即将出嫁的女子,而细姑则是指她的姐妹们。通过“行嫁”和“忙”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婚礼筹备的紧张与忙碌,同时也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紧密合作与情感纽带。“茜红不耐单衫子”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对比,将新娘的茜红色嫁衣与单薄的衣物相对比,暗示了婚礼的隆重与新娘对新生活的期待。同时,“不耐”二字也流露出新娘在婚礼过程中的些许不安或紧张感。最后,“撞著前头铁裲裆”一句,以幽默的方式描述了新娘在婚礼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尴尬或意外情况,如与前来的宾客或队伍发生碰撞,进一步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整体而言,《竹枝词(其五)》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成功捕捉了明朝农村婚礼的特定情境,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婚嫁习俗的独特魅力,以及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社会风貌。

猜您喜欢

悼亡五首(其四)
清·缪徵甲
秋风??赋归来,片刻愁颜强自开。检点征衣亲薄浣,料量冬学苦频催。离方五日缘偏断,闰到重阳梦不回。最惨弥留前半夕,寒衾欲寄手还裁。
谩兴四首(其二)
明·黄衷
南山有芳茅,拔之必连茹。茹也欣所托,芳茅终不语。拔茅夫何为,无乃葺其宇。宇广茅叶短,竟不蔽风雨。茅兮任弃捐,茹亦委沟水。亭亭数尺松,青青雪霜里。
芳草渡·依清真四声和伯越还乡之作
清·杨玉衔
息故里。怅倦鹤归来,暮天无侣。乍觅巢痕梦,飘摇又委风雨。为旅情味苦。思园莺能诉。谢送我、夜半潮生,一棹归去。回顾。岭云望远,草绿清明墦祭路。漫虚拟、支茅傍冢,墟烟凝窗户。.....
雪作儿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状
宋·朱翌
六花几岁不来南,大似优昙欲遇难。瓦响急倾鲛鮹颗,袖宽先得柳花团。莫忧荔子明年少,已是梅英向腊残。骨冷魂清北风里,更临江槛俯惊湍。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岁晏同左生作
唐·韦庄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旅怀呈德济堂同年
清·多隆阿
才觉凉风袭碧纱,空堂老树集昏鸦。閒从窗下听风叶,也似春前感落花。诗写性情存旧草,水分甘苦试新茶。飘蓬燕韨勾留久,旅馆萧条不是家。
故山四首(其四)云门
宋·陆游
落涧泉奔舞玉虹,护丹松老卧苍龙。霜柑篱角寒初熟,野碓云边夜自舂。挈榼人沽村市酒,打包僧趁寺楼钟。幽寻自是年来懒,枉道山灵不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