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花
咏物
抒情
怀古
赞美
写景
夏天
情感
思乡
传赞

译文

金柑树开花,铅霜般的白雪覆盖在它的枝桠上。只有金柑花独自在夏日阳光下灿烂地盛开。
绿珠和金弹般的叶子重重叠叠地遮挡着。一些黄色的金柑果实在篱笆旁可惜地飘落。
几枝金柑花还开放着,但是花却不结果实,只有缤纷的花瓣。
高大的金柑树枝干中,早已被蠹虫侵蚀成疾。在秋高气爽的天气里,人们担心它会变成枯枝。
清除蠹虫的椎和凿子什么时候加进去?那低矮的树枝只有三尺长的阴凉处。
它的果实最初像脱略茅草和䔑草一样简单,但当它开花时,却显得如此鲜明,像明亮的晚霞。
它的秀丽颜色已经像梨和山楂一样引人注目,楚国的人们都为这珍贵的植物感到自豪。
回忆过去,它曾被作为贡品献给国王。那时,人们为了赶路而疲惫地骑着马驹,带着火把赶路。
在蓬莱仙境般的宫殿里,有歌声、钟声和觞杯共享仙酒。举行金柑果的宴会是皇恩浩荡的表现。
但战乱纷飞,兵戈相向,下州被砍伐得没有根的幼苗都难以为继。
在其他园子里看到它时,心里是多么地感到遗憾啊!皇帝被北狩赶到黑海之涯。
谁种下了这位故侯的青门瓜?杨梅、荔枝和金枇杷等水果都纷纷被装进笼子里。
所有的水果都纷纷被装进笼子里,而金柑花却凋落了,花瓣与香屑混在一起,化为尘沙。
在花丛中唱歌的人身上沾满了乌纱。歌曲结束时,只有园中的官员感叹不已。

赏析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陈谟所作的《金柑花》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柑花的独特风貌和命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金柑花从生长、繁茂到凋零的过程,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开篇即以“金柑花”为题,通过“铅霜银雪盈桠杈”的形象描绘,展现金柑花在严冬中的坚韧生命力。接着,“独当伏日偏荣荂”,强调了金柑花在酷暑中的独特繁荣,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其生命力的顽强。“绿珠金弹叶重遮”一句,以“绿珠”和“金弹”借喻金柑花的果实,不仅描绘了果实的形态,也暗示了其珍贵与美好。而“半黄可恨飘篱笆”则表达了对果实未成熟便被风吹落的遗憾之情。“数枝尚复秋始花”、“花不成实徒纷葩”两句,揭示了金柑花在秋季再次开花,却未能结出果实的命运,充满了无奈与悲哀。接下来,“高枝蠹穴心久瘕”、“秋高恐畏成枯槎”等句,进一步描绘了金柑树在病虫害侵袭下的痛苦与衰败,预示着其最终的命运。“抉蠹椎凿何当加”一句,表达了对挽救金柑树的渴望与无奈。而“低株三尺阴㲚㲚”则描绘了金柑树在低矮处依然努力生长的景象,体现了生命的顽强。“始自脱略茅与䔑”、“试花寂历明晴霞”、“秀色已似卑梨楂”等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隐喻了金柑花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影响。“后皇嘉植楚甸誇”、“忆昨包贡天王家”等句,将金柑花与历史上的贡品联系起来,赋予其更高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最后,“天王北狩黑海涯”、“故侯谁种青门瓜”等句,通过历史事件的引用,表达了对权力更迭、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通过金柑花的命运变迁,反映了生命与自然、社会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