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
女
词
五
首
(
其
三
)
耶
溪
采
莲
女
,
见
客
棹
歌
回
。
笑
入
荷
花
去
,
佯
羞
不
出
来
。
山水
采莲曲
夏景
少女的
译文
耶溪的采莲女子,见到客人划船归来。
她笑着走进莲花丛中,假装害羞不肯出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生活的诗句,通过对采莲女生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娇羞与自然景物的和谐共生。诗中的“耶溪采莲女”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耶溪是江南的一个小溪流,莲花在水中摇曳,女子们轻舟其中,手摘莲藕,场景十分温馨。"见客棹歌回"则透露出采莲女生的生活情趣,她们不仅与自然亲近,还有着自己的一番乐趣。当遇到行人时,她们会以歌声作为交流的方式,这种交流方式既保留了女性的羞涩,也展现了其内心的欢愉。"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更是诗中情感表达的高潮。这里的“笑”并非完全的快乐,而是一种含蓄的情感流露。当采莲女生遇到外来客人,她们会把笑容藏匿在荷花之中,似乎是在用自然来掩饰自己的羞涩和不安。这不仅是对女性情感的细腻描绘,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在公共场合下的行为规范。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塑造了一幅江南水乡女子生活的画面,并且赋予了这种生活以深厚的情感色彩。
李白
1048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您喜欢
夏景·涉江采芙蓉
宋末元初·刘辰翁
梦破芙蓉雨,蛾眉琐绿窗。悠悠思远道,采采涉长江。北渚浮湘水,西兴渡越邦。波穿红锦乱,影转画桡双。花路迷相问,菱歌远失腔。扣舷惊水鸟,晼晚笑吴憃。
舟入横槎水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渔舟不觉远,深入一溪霞。烟火烧红雨,牛羊饭落花。水声分乱石,山影散晴沙。莺唤人酤酒,垂杨第几家。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唐·张说
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水连伊阙近,树接夏阳深。柳蔓怜垂拂,藤梢爱上寻。讶君轩盖侣,非复俗人心。
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十二首(其八)
宋·陆游
七月湖中风露新,临流闲照白纶巾。荷花折尽浑闲事,老却莼丝最恼人。
菩萨蛮(其七)石溪鸥伴
清·李佩金
荻花冷淡清溪畔。一痕晴雪苍烟晚。浅石枕中流。盟鸥矶水头。菱歌何处起。知在芦丛里。波涽半江蓝。纤云弄远天。
与齐贞吉家德公伯含卧衡饮祖家园水亭以心远地自偏为韵
清·李澄中
京洛多缁尘,一水忽无地。云构俯澄澜,助我濠濮意。微风散沦漪,修鳞跃荷芰。安得木兰舟,陶然成独醉。倚槛望西山,夕阳落空翠。
书无闷寮(其三)
宋·艾性夫
喧啾百鬼瞰高明,寂历朱门野草生。斗大山中茅屋好,日长攲枕听松声。
勾溪暮归
明·陈鉴(用明)
净漱沧浪坐晚凉,浩歌篷底又斜阳。贫能到骨心方逸,懒得成痴事尽忘。梦里风烟诗帙乱,手中湖海钓丝长。东风吹入勾溪棹,碧草清波十里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