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
古
二
十
五
首
(
其
二
十
五
)
莫
莫
,
拈
出
一
条
断
贯
索
。
任
从
我
佛
及
众
生
,
撩
天
鼻
孔
都
穿
却
。
哲理
禅意
颂佛
译文
第一句“莫莫,拈出一条断贯索”可以翻译为:“(在寂静中)默默地,拿出一根断裂的链条(或者绳索)。”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安静而又有些神秘的环境,有一个人或神灵正在进行某种仪式或操作。
第二句“任从我佛及众生,撩天鼻孔都穿却”可以翻译为:“无论是我的佛还是众生,都能穿透天际的鼻孔(或者理解为无形的障碍)。”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越和包容的境界,即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像佛一样超脱和包容。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崇岳所作的《颂古二十五首》中的第五十首。它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超脱和直指人心的教义。"莫莫"可能是对禅定状态的描述,"拈出一条断贯索"象征着打破常规思维,斩断束缚心灵的执着。"任从我佛及众生"强调了佛性在每个人心中的平等,"撩天鼻孔都穿却"则形象地比喻了彻底领悟后的解脱,仿佛连鼻子上的孔都穿透了,象征着超越生死、物我界限的自由。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体悟空性和无我之境。
释崇岳
250首
(一一三二~一二○二),俗姓吴。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出世於平江府阳山澄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
猜您喜欢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白云端和尚赞
宋·释智愚
接纳少机关,勘验无眼目。时时膈气筑,只要煨芦菔。
寄然镜潭
宋·许棐
镜潭炯炯秋无底,著一纤云也是多。禅外当无些子事,如何犹有作诗魔。
送惠雅上人西游
唐·朱庆馀
五湖僧独往,此去与谁期。兴远常怜鹤,禅馀肯废诗。望云回寺晚,为讲到城迟。还想安居日,应当后夏时。
颂二首(其一)
宋·释善清
铜砂锣里油清净,照见尘中旧主人。寄语禅人猛参取,莫教孤负此生身。
玩珠吟
唐·天然
识得衣中宝,无明醉自惺。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知境浑非体,寻珠不定形。悟即三身佛,迷疑万卷经。在心心岂测,居耳耳难听。罔像先天地,渊玄出杳冥。本刚非锻鍊,元净莫澄停。盘.....
颂古二十四首(其二)
宋·释胜
心佛物兮俱不是,坐断舌头除药忌。横拈倒用总由他,活捉魔群穿却鼻。
赠道微禅师
唐·李洞
铜瓶涩泻水,出碛蹑莲层。猛虎降低鼠,盘雕望小蝇。通禅五天日,照祖几朝灯。短发归林白,何妨剃未能。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