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陈
孝
先
制
机
论
学
词
章
记
览
固
虚
文
,
兀
坐
枯
禅
亦
异
闻
。
万
事
当
如
炉
上
雪
,
一
心
莫
起
镜
中
云
。
知
行
互
进
方
为
学
,
理
欲
相
参
及
早
分
。
吾
道
但
从
平
实
看
,
求
之
空
寂
便
纷
纭
。
读书
惜时
哲理
写景
抒情
立志
译文
记载的词章固然是虚幻的文采,但静坐修禅也是一种奇异的传闻。
世间万物都应该像炉火上的雪一样,可以熔化变化;而一个人的内心则不应像镜中的云,产生虚幻的念头。
只有知与行相互促进,才是真正的学习;理与欲要相互参照,及早分辨。
我的道路只从平实之处着眼,如果追求空寂便会陷入纷繁复杂之中。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梦斗所作,名为《次韵陈孝先制机论学》。诗中探讨了学习与修行的真谛,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道理。首联“词章记览固虚文,兀坐枯禅亦异闻”指出仅仅通过阅读和记忆文字,并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同样,长时间静坐冥想,也未必能触及心灵深处的智慧。这两句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颔联“万事当如炉上雪,一心莫起镜中云”运用比喻,将万事万物比作炉上的雪,提醒人们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不因外界变化而动摇内心。同时,告诫人们不要让心中的杂念如同镜中浮云般飘荡不定,影响内心的平静。颈联“知行互进方为学,理欲相参及早分”强调了知识与行动相互促进的学习过程,以及理性和欲望之间需要平衡的道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才能真正掌握学问。同时,正确区分理性和欲望,适时调整,是个人成长的关键。尾联“吾道但从平实看,求之空寂便纷纭”总结了全文的核心思想。诗人认为,遵循自己的道路,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生活和学习,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一味追求空洞的寂静或超脱,反而会陷入混乱和困惑之中。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现实主义态度的坚持。整首诗通过对学习、修行和生活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于真理、智慧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于实际生活态度的倡导。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