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露
变
用
李
训
,
用
郑
注
,
赤
族
祸
,
兆
甘
露
。
君
不
见
,
当
时
宰
臣
最
尸
素
,
莫
更
追
吟
牡
丹
赋
。
咏史怀古
讽刺
咏物
忧民
译文
1、使用李训和郑注这两人,会造成整个家族的灾难。
2、您难道没见到吗?那时的官员尸位素餐,再无比追写牡丹赋的必要性了。
赏析
这首诗《甘露变》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用李训,用郑注,赤族祸,兆甘露”这句开篇,直接点明了历史事件的主角和背景——李训与郑注的执政,以及由此引发的赤族之祸与甘露之变。接下来的“君不见,当时宰臣最尸素,莫更追吟牡丹赋”,则表达了对当时官僚体制中官员无能为力的批判,暗含着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整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借古讽今,通过对过去政治腐败、官员无能的描绘,警示后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道德的深切关注。在语言上,洪亮吉运用了简洁有力的句子,使得整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寓意,体现了其作为中国古诗词鉴赏专家的独特见解和深厚功底。
洪亮吉
448首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您喜欢
题玉川月蚀诗后
宋·赵孟坚
哆口支牙月蚀诗,遗编读著凛风规。如何晚节从污合,竟与奸臣血作泥。
苍颉台
唐·汪遵
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
武宗挽歌词二首(其二)
唐·顾非熊
苍生期渐泰,皇道欲中兴。国用销灵像,农功复冗僧。冕旒辞北阙,歌舞怨西陵。惟有金茎石,长宵对玉绳。
嘉禾百咏(其十八)马塘泾
宋·张尧同
疑著风波恶,民谣亦畏人。筑塘成堰后,斩马祭河神。
定子
唐·李商隐
檀槽一抹广陵春,定子初开睡脸新。却笑吃虚隋炀帝,破家亡国为何人。
望思台
唐·汪遵
不忧家国任奸臣,骨肉翻为蓦路人。巫蛊事行冤莫雪,九层徒筑见无因。
闷述(其一)
宋·华岳
雁翎未忍刳丁谓,虎口犹期脱蔡京。何事奸邪皆倖免,洛阳年少却南征。
牛叹
金·麻九畴
谁怜宿料一生无,身后仍遭金十奴。帷盖却教蒙狗马,不知何事负农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