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
语
》
引
人
言
兄
弟
谗
阋
。
侮
人
百
里
。
兵
在
其
颈
。
佐
雍
者
尝
焉
。
佐
斗
者
伤
焉
。
祸
不
好
不
能
为
祸
。
哲理
亲情
写人
战争
赏析
这段文字出自先秦时期的《国语》一书,体现了古代的一种政治智慧和对战争的深刻认识。诗中的“兄弟谗阋”指的是亲兄弟之间出现不和、互相诬陷的情况;“侮人百里”则是比喻人们轻视敌人,以至于疏忽大意,导致自己的地盘被侵占了百里的距离。紧接着,“兵在其颈”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紧迫和危机已经到来。“佐雍者尝焉”、“佐斗者伤焉”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辅助或参与战争时的经验总结:如果辅佐那些温和、有道德的人(雍),就会得到美好的结果(尝,意指品尝到好处);反之,如果辅佐那些强硬、好斗的人(斗),则会遭受伤害(焉,表示结果或后果)。最后,“祸不好不能为祸”意味着灾难不容易产生,但一旦发生就无法挽回。这句话反映出古人对于天灾人祸的深刻认识,强调了预防与准备的重要性。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和祸福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治国理政的智慧:警觉于外部威胁,慎重于用兵,并在内政上保持稳定与和谐,以避免灾难的发生。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卧病坐乐轩
清·程琼
日日薰香礼觉王,不任操作不缝裳。谁知鹿苑无生诀,未及龙宫不死方。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有感(其三)
宋·葛立方
但知鬼目为芝草,谁信羚羊破佛牙。娘子阿姨何处辨,时人识卖假金家。
嘉禾百咏(其九十七)木纹观音
宋·张尧同
双瞳分日月,眉际一星悬。照见人间苦,三辰不在天。
苦水题壁
清·李銮宣
黄泥垩屋粪围墙,来自伊吾古战场。客子装车先载水,旅人投店似分房。□更漏静风鸣镝,马角春寒夜陨霜。坐久莫争牢落感,浮生何处不他乡。
王阳明祠联
清·李彦章
七万人相庆更生,计农桑教化兵防,名世允推儒作将;十五卷共尊遗集,兼道学文章经济,此邦尤愿士希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