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五
月
旦
作
和
戴
主
簿
村
居
如
修
斋
,
瓶
罍
笑
艰
穷
。
有
时
思
鸡
豚
,
往
预
社
案
中
。
独
有
三
亩
园
,
靃
靡
无
凶
丰
。
新
蕨
养
耆
齿
,
老
韭
延
温
风
。
闭
门
种
芜
菁
,
可
禦
一
岁
终
。
食
肉
智
常
昏
,
采
山
趣
弥
冲
。
尧
禹
真
父
老
,
未
谢
玉
食
隆
。
弃
机
从
汉
阴
,
砺
齿
怀
碧
嵩
。
田园
写景
抒情
夏日
村居生活
赞美自然
节制欲望
养生
隐居
怀古
译文
“村居如修斋,瓶罍笑艰穷。”—— 这句诗描述的是在乡村居住就像是在修行斋戒一样,家中的瓶瓶罐罐都在笑着度过艰难的日子。
“有时思鸡豚,往预社案中。”—— 这句诗的意思是,有时候会想到鸡和猪(即家禽和家畜),并预先在祭祀的案桌上准备它们。
“独有三亩园,靃靡无凶丰。”—— 这句话说,只有三亩大的菜园,无论长得茂盛还是稀疏都不会担心粮食的丰收或灾荒。
“新蕨养耆齿,老韭延温风。”—— 这句诗描述的是新生的蕨菜可以滋养老年人的牙齿,而老韭菜则能带来温暖的风。
“闭门种芜菁,可禦一岁终。”—— 这句话的意思是关上门来种植芜菁(一种蔬菜),这样便可以度过一年的时光。
“食肉智常昏,采山趣弥冲。”—— 这句话表达的是,吃肉容易使智慧变得昏聩,而从山中采摘的乐趣却能弥补这一缺陷。
“尧禹真父老,未谢玉食隆。”—— 这句诗赞颂了尧和禹这样的古代圣贤,即使到了老年也未曾放弃丰盛的食物。
“弃机从汉阴,砺齿怀碧嵩。”—— 最后这句诗说的是放弃机械的劳作,跟随汉水的阴面去生活,磨砺牙齿并怀着对碧绿嵩山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足,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向往。首句“村居如修斋,瓶罍笑艰穷”以修斋比喻乡村生活,虽简朴却充满乐趣,瓶罍象征日常用品,笑声则体现了生活的满足感。“有时思鸡豚,往预社案中”描述了乡村人情的温暖,邻里间共享节日或庆典的场景,体现出社区的凝聚力。接着,“独有三亩园,靃靡无凶丰”赞美了一片小小的田园,四季皆有收成,没有歉收的风险,象征着稳定的生计。“新蕨养耆齿,老韭延温风”通过新长的蕨菜和老韭菜,表达了食物的多样性和季节性,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闭门种芜菁,可禦一岁终”表明即使在最简单的生活中,也能找到抵御岁月的力量。“食肉智常昏,采山趣弥冲”对比了两种生活方式,食肉者往往心智模糊,而采集山林之物的人则心志更加坚定。这里隐含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推崇。最后,“尧禹真父老,未谢玉食隆。弃机从汉阴,砺齿怀碧嵩”将自己比作古代贤君,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愿意放弃世俗的名利,回归自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对传统价值观的肯定和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猜您喜欢
感松(其三)
宋·李光
每忆西湖九里松,眼明忽见紫髯翁。隐居庭院多栽种,为爱笙箫递晚风。
老大
元·刘因
老大情怀随处乐,幽閒气味逐时添。平生长物不入室,一日百钱辄下帘。题品云山宁有讳,收罗风月不妨廉。客来恐说闲兴废,茶罢呼棋信手拈。
答大中丞陈公二首(其一)
明·卢龙云
结庐将傍白云隈,莫记尘游岁屡回。谁为阳城更下考,祗应彭泽赋归来。山中猿鹤休多怨,沙上凫鸥岂浪猜。三径久荒违二仲,清尊花下拟重开。
草堂杂兴十首(其六)
明·董纪
我亦西郊有草堂,绿阴门巷麦风凉。缲车索索鸣中廇,烟火依依接近疆。溪女缬裙提瓮汲,邻翁挟俎隔田穰。熙熙实有先民乐,不比桃源事渺茫。
夏日田居即事四首(其四)
明·蒋山卿
两过苔荒石径微,林园一向掩柴扉。柳堤潮满鱼苗上,麦陇风晴雉子飞。花暝更教移晚酌,竹深犹遣著寒衣。老人本自心无事,不为投闲始息机。
廉溪
宋·陈舜俞
岂无城中居,高墙围大屋。爱此原野间,山静溪水绿。人家买良田,岁取十千谷。我耕山下土,所获亦以足。藜羹佐渊鱼,晨炊买樵木。客来好风日,浊酒醉篱菊。主人去微官,归意常欲速。画.....
唐多令·夏日村居
清·吴尚憙
独倚小明窗。垂帘纳晚凉。爱桐阴、一片斜阳。碧沼风荷消倦意,抛翠黛、懒成妆。弹指惜流光。匆匆岁月忙。便村居、幽僻山庄。闲拨玉炉焚宝篆,风过处、兴偏长。
夏日田居即事四首(其一)
明·蒋山卿
草堂聊藉竹为门,花坞从将槿作垣。长日鸟啼红药尽,夕阳人坐绿阴繁。愁多非为逢时歉,住久应知隔世喧。赖有青山如旧故,年年相对两忘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