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
写景
春天
抒情
爱情
怀旧
咏物
写鸟
情感

译文

寒气还未完全消退,柳枝禁不住寒冷,在淡日映照下,花儿正渐渐盛开,春意被保护得更加浓厚。
半枕之间朦胧中仿佛有人,香魂只留恋鸳鸯被的温暖。
道路两旁的芳草茂盛,她习惯于在这其中寻找些什么。
然而她突然对金色的衣物心生不满,对声声呼唤着什么感到厌恶。
她不愿展露心澜,懒散地拿起红色的瓷器,却没有消沉疲倦。
小姑催促她起床,她无心梳妆打扮,连珍珠饰品也未整理。
她努力坐在绣花绷边,手中拈着针线。
突然她又回过头去,只见流苏已经双双遮掩。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龚翔麟的《华胥引》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画面。"馀寒禁柳,淡日烘花",写出了冬末春初时节,尽管仍有残留的寒意,但阳光微弱地照耀着花朵,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半枕瞢腾,香魂只恋鸳被暖",则通过主人公慵懒的情态和对温暖鸳鸯被的依恋,传达出一种慵懒而又甜蜜的情感。接下来的诗句"别路芳草萋萋,向个中寻惯",暗示了主人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旧日恋情的怀念,而"却恨金衣,一声声唤人转"则表达了对分离的无奈和被呼唤离去的惆怅。"慵展情澜,拨红瓷、未消沉倦"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疲惫。"小姑催起,真珠无心细绾"描述了被外界打扰,主人公勉强起身的情景,"刺绣绷边强坐,也拈针线"的动作显得力不从心,反映出其心境的低落。最后两句"忽又回身,流苏早见双掩"以流苏被遮掩的细节,寓言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中的失落。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春日早晨的慵懒与情感波动,展现了清末文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龚翔麟

190首
文学家。又号稼村,晚号田居。康熙二十年中顺天乡试乙榜。由工部主事累迁御史,有直声,致仕归。工词,与朱彝尊等合称浙西六家,著有《田居诗稿》、《红藕庄词》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