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题
东
园
书
舍
檠
案
谁
向
东
山
拟
结
庐
,
坐
忘
璧
玉
世
何
如
。
竹
桥
绕
合
诸
溪
水
,
丹
壑
深
藏
二
酉
书
。
喜
付
青
云
于
子
弟
,
笑
他
黄
发
只
樵
渔
。
夜
来
阁
上
观
藜
火
,
照
尽
窗
前
万
卷
馀
。
抒情
读书
赞美
场景
译文
有人想在东山建造房屋,静坐忘却世间的财富与权势。
竹桥环绕着溪水,深邃的山谷中藏有珍贵的书籍。
喜欢将机会给予年轻人,对于那些年老只能以打柴捕鱼为生的人则报以微笑。
夜深人静时,阁楼上的藜火照亮了窗前堆积如山的书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东山结庐的生活场景与心境。诗人以“谁向东山拟结庐”开篇,提出疑问,引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接着,“坐忘璧玉世何如”,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与超越,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竹桥绕合诸溪水,丹壑深藏二酉书”,描绘了东山环境的清幽与知识的丰富,竹桥、溪水、丹壑、二酉书,构成了一幅自然与文化和谐共存的画面,体现了隐居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与物质享受的完美结合。“喜付青云于子弟,笑他黄发只樵渔”,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教育传承的重视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轻视,强调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最后,“夜来阁上观藜火,照尽窗前万卷馀”,以夜晚读书的情景收尾,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夜以继日、勤奋不息的学习态度,以及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知识、教育和传承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