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西
离别
山水
抒情
怀古
情感
地点
读书
惜时

译文

退隐没有休憩的资本,进取又没有当世的策略。
时光流逝将要夜晚降临,留居周南做异乡客。
前面登上阙塞之门,永远远眺伊城的街巷。
长河已经黯淡空寂,千里寒气逼人苍白。
我的家乡本在渭水之西,与你相约同往。
秉承志向效法师禽,学习微言源自庄易。
一旦辞别林壑之间,共同投身风尘劳役。
朋友突然领先我一步,天道为何如此纷繁复杂。
难道还要考虑隐居避世吗?只觉得与庄子、子路的遭遇相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田园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涯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两句,表明诗人对于仕途没有贪恋和野心,不愿意像世人那样为了功名而奔波。这里的“偃息”是指安逸自得,“当代策”则是比喻权谋。“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一句,透露出诗人随遇而安,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心境。“冉冉”形容时间缓慢流逝,“周南客”则暗示自己是旅居异乡的人。“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两句,用来描绘诗人游历之情。这里的“阙塞门”指的是古代宫殿或城堡的门,“伊城陌”则是对美好风光的留恋。“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一句,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长川黯已空”形容江河之宽广而空旷,“千里寒气白”则是秋冬季节的景象,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家本渭水西,异日同所适”两句,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渭水之西,并表达了与友人共同追求田园生活的愿望。“异日”指的是将来,“同所适”则是希望与朋友一起归隐田园。“秉志师禽尚,微言祖庄易”两句,是诗人表明自己的志向和思想。这里的“秉志”是坚持意志,“师禽尚”指的是效仿古代隐逸之士,而“微言”则是淡薄的语言,意味着简约而不矫揉,“祖庄易”则是借用《易经》中的“庄”字,表达一种平和自然的生活态度。“一辞林壑间,共系风尘役”两句,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对友情的珍惜。“一辞”是指一次告别,“林壑间”则是山水之间的生活,“共系”则是与朋友共同承担的命运,“风尘役”则是世俗的牵绊。“交朋忽先进,天道何纷剧”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天道的疑惑。“交朋”即结交朋友,“忽先进”则可能指朋友的突然离去或超前,“天道何纷剧”则是对自然法则和人世间复杂变幻的感慨。“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最后两句,是诗人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眷恋。“岂念”即是否怀念,“嘉遁时”指的是美好的隐逸生活,“依依”形容思念之情深重,而“偶沮溺”则是形容友情如溪流般绵长而不绝。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