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送别
思乡
写景
情感
赞美
地点

译文

译文:我奉行大义,来到中国朝拜,感受到了这里特殊的恩泽,连远方的臣子也受到了惠及。
译文:我怀揣着乡愁,跨越海洋,在春天的旅途中继续前行。
译文:在落日时分,我独自一人望着天空,只有孤独的船只与我相伴。
译文:鸟儿掠过水面,衔着树枝飞翔,偶尔在哭泣的珍珠人旁边停下来歇息。
译文:这里的礼乐文化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衣着打扮也呈现出新的汉制风格。
译文:天空中的青云已经消散了吕氏的痕迹,我知道你再次到来,将以贵宾之礼相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的士人对故乡和亲朋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的“奉义朝中国,殊恩及远臣”表明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君王的忠诚与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的臣子们的关怀。接着,“乡心遥渡海,客路再经春”则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跨越大海,又一次踏上异乡之路的孤独和无奈。在“落日谁同望,孤舟独可亲”中,诗人面对着夕阳下的孤独小船,只能与它为伴,这种景象强化了诗人的寂寞感。随后,“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则通过水中的浮叶和树梢间的鸟儿,以及夜晚中偶然停靠时流下的泪珠,来形容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哀伤。“礼乐夷风变,衣冠汉制新”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异乡文化与自家传统之间差异的感受,以及对自己民族服饰和礼仪的坚守。最后,“青云已干吕,知汝重来宾”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再次到来的期待和欣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远行者在异乡的孤独、思念以及对于故土文化的坚守。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