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离别
思乡
友情
春天
抒情
写鸟
地方

译文

鼓声和号角声在春城响起,一群旅行的雁发出噰噰的鸣叫。
上林苑的花朵摇曳着影子,边地的雨声绵绵不断。
离家万里,人们思念着家乡和亲人,千言万语中充满了兄弟之间的情谊。
今夜在晋阳的客人中,有人听到你的消息后独自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春夜闻笛》由明代诗人浦源所作,描绘了春夜中笛声与自然景象交织的意境,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首句“鼓角动春城”,以“鼓角”象征军营中的号令,与“春城”形成鲜明对比,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季节和氛围。接着“噰噰旅雁鸣”,通过雁群的鸣叫,营造出一种远行与归途的意象,引出下文的思乡主题。“上林花送影”一句,将花影与上林(皇家园林)联系起来,不仅描绘了春日里花朵盛开的美景,也暗含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边地雨连声”则将视线转向边疆,通过连续不断的雨声,渲染出边塞特有的凄凉与孤寂。“万里还家国,千行结弟兄”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辽阔的天地间,诗人渴望回到自己的国家,与亲人团聚,这种情感在“万里”与“千行”的对比中显得尤为强烈。最后,“晋阳今夜客,闻尔独伤情”将视角收束于个人,点明了诗人此刻的身份——晋阳之夜的过客。在这样的时刻,听到笛声,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哀愁。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而深刻。综上所述,《春夜闻笛》通过描绘春夜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思绪,巧妙地融合了视觉与听觉的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与感伤。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