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西
写景
咏物
写植物
抒情
离别
送别
友情
山水
写鸟

译文

墨水因缘流传千古之难,然而妙笔生花的作品却无人欣赏。
你擅长写竹,我擅长写兰,我们在繁华的长安城中洗尽红尘,居住在一起。
竹子喜爱兰花的清新之心,那芬芳的气味从笔端流露出来。
兰花爱竹的虚心,而旧的笔触里早已没有这种情感了。
兰是幽人的伴侣,竹是君子的灵根,不能与其他花草相比。
如何评价这样的品题呢?名士们只有赏心悦目的看到梅边的鹤。
鹤爱兰花的幽静,竹的洒脱表现在新诗中,错杂的珠玉般的字句。
一只鹤、一丛竹、一株兰花,相互寻找正享受着林泉的乐趣。
东皇突然扇起微风,野鹤向西飞,兰花和竹向东飘去。
竹子飘向潇湘之地,兰花住在楚泽之中。
看见江边布帆像羽毛一样远去,万丈长的柳条也牵不住它。
支持我清远的梦飘向远方,日暮时愁云围绕春树。
万里关河辽阔无边,烟波渺渺。思念我的故人,我们该如何相见。
野鹤时常与兰花友人交谈,说你的心是为这个君子所结。
我驾着云雾行远送你离开,海上的银涛像雪一样立着。
乘一叶扁舟直指蓬莱仙境,希望你能平安早日抵达三韩的宫阙。
分别时嘱咐你要保重自己,不要让离别的情感过于热烈。
万国朝拜的天子年年如此,春风再次吹过成为小神仙的我。
竹子瘦弱、兰花清香、鹤儿孤洁,花间有三人的影子邀请明月共饮。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李文瀚所作,名为《朝鲜文德郎徐竹垞过访索画赋赠》。诗中通过描绘翰墨之间的因缘和画家与友人之间的深情交流,展现了艺术创作中的默契与情感寄托。诗人以竹兰为媒介,寓言君子之志,竹的虚心和兰的素雅象征着高洁的人格。诗人与友人如同兰竹一般,虽身处红尘,但保持着内心的纯洁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一鹤一竹一兰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的宁静与乐趣,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接着,诗人通过“野鹤西飞兰竹东”的画面,传递出离别的感伤,又寄予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最后,诗人以海上的景象和航海的意象,祝愿友人平安抵达目的地,并提醒他保持淡泊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对艺术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