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情感
读书
惜时
梅雨

译文

稽山山脉远离岐山,为何每年都有凤凰飞来?
众多官员商议让旧宰相回归,天帝也在期待老臣归来。
傍晚在平静的湖面泛舟,如同照镜子般清澈,清晨打开高阁清扫着山色。
今日读书倍感伤怀,只因听说梅雨季节,衣衫都被淋湿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怀旧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稽山自与岐山别”两句,设定了一种分离的情境,接下来的“何事连年鸑鷟飞”则暗示了时间流逝和某种不祥之兆的出现。“百辟商量旧相入”,诗人似乎在回忆与朋友或同僚之间的往日情谊,而“九天祗候老臣归”则表现出对远离的故土或向往自由的渴望。这里,“九天”可能象征着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或者是对高处不凡位 trí 的向往。“平湖晚泛窥清镜”,诗人通过水面映照出的清晰倒影,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情怀。紧接着,“高阁晨开扫翠微”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早晨场景,诗人的生活似乎充满了闲适与雅致。最后两句“今日看书最惆怅,为闻梅雨损朝衣”,则表达了诗人在阅读时突然间涌上的一种惆怅之情。听闻梅雨可能会损坏早晨穿的衣物,这不仅是对物质的担忧,也象征着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视和担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无限留恋。

刘禹锡

810首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