絅
庵
和
前
韵
再
叠
千
舻
并
进
一
舠
还
,
五
色
泉
南
屋
数
间
。
渐
近
夕
阳
宜
少
息
,
未
先
朝
露
敢
希
閒
。
案
头
缃
帙
茫
如
海
,
足
底
青
鞋
剩
有
山
。
最
喜
鲈
鱼
不
时
样
,
登
盘
依
旧
玉
鳞
斑
。
写景
山水
田园
惜时
咏物
动物
鲈鱼
情感
喜欢
读书
译文
千艘船只一同前进,我还独自乘一叶小舟。在五色泉的南面,有数间房屋。
渐渐靠近夕阳,应该稍微休息一下。在晨露还没有出现之前,我还不敢希望闲适。
案头上的书籍多如海洋,让人感到迷茫。而脚下却还有青山在。
最喜欢的就是时不时地品尝鲈鱼,它登盘之后依旧如玉一般,鱼鳞斑斑。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絅庵和前韵再叠》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画面。首句“千舻并进一舠还”,形象地写出众多船只归航的情景,如同一条长龙,而独有一艘小舟归来,显得尤为突出。接着,“五色泉南屋数间”点出诗人居所的位置,靠近色彩斑斓的泉水,环境优美。“渐近夕阳宜少息”表达了诗人对日落时分的欣赏,认为此时应当稍作休息,享受这份宁静。而“未先朝露敢希閒”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珍惜时光,不愿在清晨的露珠尚未消散时就过于悠闲。“案头缃帙茫如海”描述了书房中书籍堆积如山,显示出诗人学识渊博,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然而,“足底青鞋剩有山”又暗示了诗人虽然忙碌,但仍不忘欣赏生活中的自然之美,足下青鞋所踏之处,仿佛仍有山峦之感。最后,“最喜鲈鱼不时样,登盘依旧玉鳞斑”以鲈鱼为结,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喜好,尤其是鲈鱼的鲜美,即使烹饪方式多样,其玉质般的鱼鳞依然保持原有的美丽纹理,令人欣喜。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既勤奋好学又懂得享受生活的态度,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五)
南北朝·鲍照
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北园有细草,当昼正含霜。乖荣顿如此,何用独芬芳。抽琴为尔歌,弦断不成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