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
闺怨
咏物
节序
健康医疗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原湘所作的《双红豆辞》第五首,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奈之情。首句“叠笺书恨祇焚灰”描绘了诗人将满腔愁绪写在纸上,却又只能化为灰烬,无法传递的情感。次句“剪纸酬神枉费财”则暗示了诗人试图通过剪纸祈福来寄托思念,但这种行为徒劳无功,浪费了财物。“一半聪明知误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于聪明却未能找到有效传达情感的方式的自嘲,同时也揭示了内心的矛盾与困惑。“两无消息肯传来”直接表达了对对方音信全无的失望和期盼。“慢凭问卜蓍归妹”借用了占卜的意象,试图通过卜筮寻求答案,但结果同样令人沮丧。“悔不能医药作媒”则表达了诗人如果能像医治疾病那样治疗相思之苦该有多好,暗示了对爱情的深切渴望和现实的无力感。最后两句,“愿学维摩行脚状,替人担病觅人回”,诗人以佛教中的维摩诘居士为例,希望能像他一样行走四方,替他人寻找心爱之人,表达了诗人愿意付出一切去追寻和解救这份感情的决心。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孙原湘

782首
孙原湘(1760~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