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遇
(
其
二
)
桃
溪
重
到
月
痕
移
,
帘
眼
参
差
望
眼
痴
。
镜
影
难
凭
方
士
觅
,
闺
情
曾
访
济
尼
知
。
莲
须
水
落
才
逢
藕
,
柳
为
风
狂
已
乱
丝
。
此
是
昨
朝
相
见
地
,
悄
无
人
在
立
多
时
。
写景抒情
地点纪实
咏物言志
闺怨情感
写花
桃花
季节
秋天
情感
思念
译文
桃溪再次来到,月影已经移动,透过帘子的缝隙,我痴痴地望着。
镜中的影像难以捉摸,需要方士去寻找,闺中的情感曾被济尼知晓。
莲花需要等到水落才能遇到藕,柳树因风狂舞,柳条已乱如丝。
这里是昨天相遇的地方,我静静地站在这里许久,周围一个人也没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桃溪的情景,月光移动,夜色朦胧,诗人站在窗前,帘幕半掩,眼神痴痴地望着远方。他试图通过镜子寻找过去的影子,但如同方士寻求仙药般难以捕捉。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闺中与友人济尼的深厚情感,莲须在秋水下降才露出藕,象征着时光流转和情感的深藏不露。柳树在风中狂舞,枝条纷乱,也寓言着世事的无常。最后,诗人感慨此处曾是昨日相会之地,如今却悄然无人,寂静无声,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怀旧之情。整体上,这首诗以景抒情,借物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
孙原湘
782首
孙原湘(1760~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猜您喜欢
荒园
明·何大成
夭桃秾李太匆匆,尚迟清阴百尺桐。门外草齐新涨绿,阶前花落正翻红。旋泥粉壁矜新句,乍卷疏帘待好风。此日衰翁有奇事,来朝酹酒祝牛宫。
幽兴(其八)
明·袁登道
幽人隐翠微,不知日云暮。手燃金光草,笑指瀛洲路。
卜算子
元·善住
夜月照西风,露冷梧桐落。扬子江头朔雁飞,黄葛终难着。促织吊青灯,远梦惊初觉。拟抚窗前绿绮琴,寂寞无弦索。
浣溪沙(其七)再赋
宋·吴潜
宫额新涂一半黄。蔷薇空自效颦忙。澹然风韵道家妆。可惜今宵无皓月,尚怜向晓有繁霜。何妨手捻一枝香。
忆少年·别历下
宋·晁补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虞美人·三首正宫(其一)
宋·周邦彦
灯前欲去仍留恋。肠断朱扉远。未须红雨洗香腮。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舞腰歌版闲时按。一任傍人看。金炉应见旧残煤。莫使恩情容易、似寒灰。
薛涛坟
明·徐熥
玉垒山高锦水流,黄泉何处觅青楼。坟头种得桃千树,花落花开怨未休。
柳梢青
清·裴维安
画槛风丝。是谁小立,倚损花枝。昨夜轻尘,旧题字灭,埋没相思。韶光约略年时。寻梦绪、桐阴步迟。锦带新围,秋衣重试,销瘦腰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