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绿
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秋天
月夜
情感
思乡
思念
孤独寂寞

赏析

这首元代善住的《卜算子》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夜月照西风",月光洒在秋夜的西风中,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露冷梧桐落",露水凝结,使得梧桐叶纷纷落下,更显孤独与寂寥。接下来的"扬子江头朔雁飞",以大雁南飞的景象,暗示季节变换和离别之感,"黄葛终难着"则借黄葛不易生长,隐喻诗人难以适应或融入当前环境。"促织吊青灯",以促织(蟋蟀)的鸣叫伴着孤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思念。"远梦惊初觉",梦醒时分的惊悸,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距离的无奈。最后,"拟抚窗前绿绮琴,寂寞无弦索",诗人想弹奏琴声以抒发情感,然而琴弦已断,象征着他的心事无法传达,只能独自承受这份深深的寂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内心孤独,渴望情感寄托的境况,具有浓厚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善住

119首
元僧。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猜您喜欢

采莲令
宋·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
有念
宋·罗公升
方招东渚魂,又送北阡窆。交游亦馀几,日觉眼中欠。向来所憎者,一一皆可念。忧愁鬓先霜,形影吾自厌。春华已零落,秋木岂阳艳。缅怀郢人质,徒挂季子剑。
添字采桑子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新丘爽气充庭宇,每值良宵。女伴招邀。月下吹笙和玉箫。休待鹊成桥。看看又是初三月,眉样娇娆。镜里偷描。无柰连年怨别离,宿翠已全销。
菩萨蛮(其六)回文诗拟王文甫体
明·俞彦
泪行千叠难书寄。寄书难叠千行泪。无信到关榆。榆关到信无。小山屏篆袅。袅篆屏山小。寒露月华残。残华月露寒。
少年游·重游
清·柳是
丝丝碧树何曾卷,又是梨花晚。海燕翻翻,那时娇面。做了断肠缘。寄我红笺人不见。看他罗幕秋千。血衣着地,未息飘飏,也似人心软。
清商怨
清末近现代初·傅熊湘
新来情意渐懒。怅玉人天远。已觉更长,如何偏梦短。衾头谁信泪满。怪不似、旧时先暖。尽著寒侵,孤眠谁更管。
秋咏十二首(其二)
清·洪繻
独自出门去,忽忽不知处。恍若得所思,旋觉无所与。鱼鸟起寸心,天渊入吾虑。举头得所爱,青山露林櫖。斜照含西峰,夕色误朝曙。胸次忽澹然,斯意谁与语!
玉楼春·秋夜独宿有怀
明末清初·沈谦
湘帘一片秋声碎。残月窥人人不寐。心儿似你最无情,此时也合频垂泪。寒风摇曳孤灯背。落落星光如欲坠。思量还是影多情,夜夜伴侬愁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