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咏物
怀古
秋节
离别
情感
落花
夏末

译文

蜉蝣虫儿粉蝶黄,不知道门外已经斜阳照。
谁还记得当年的红豆诗句,不要过多思量。
高大的柳树上,鸣蝉的声音渐渐变得沙哑,燕子应该已经归巢落入泥中。
凝视碧绿的池水,那里的人已经离去,晚风带来凉意。

赏析

这首词以"楚楚蜉蝣粉蝶黄"起笔,描绘了一幅夏日微风中蝴蝶轻盈飞舞的画面,如同短暂的生命在阳光下闪烁。"不知门外已斜阳"一句,暗示了时光流逝,主人公沉浸在眼前景象中,未觉日暮西山。"谁识当年红豆句"引出对往昔情感的回忆,可能是指一段深情的诗句或故事,但如今却被遗忘,无人理解。"莫思量"四字表达了词人试图放下过往,不再沉溺于过去的决心。"高柳鸣蝉声渐涩"转而描绘秋意渐浓的景色,蝉鸣变得低沉,柳叶也开始凋零,显示出季节的变迁。"落泥应是燕归梁"进一步渲染离别之感,燕子南飞,似乎预示着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最后两句"凝碧池头人已去,晚风凉"以景结情,池边景色依旧,但人事已非,只剩下晚风带来的丝丝凉意,寄托了词人深深的感伤与寂寥。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