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田园
描述物候
抒情

译文

译文:东冈与垂钓的码头相连,有客人住进了城郊的门楼。
译文:住宅四周有喧闹的流水环绕,从窗前远望可以欣赏到翠绿的山色。
译文:田地里的稻谷已经成熟,霜降后的桃树果实稀少。
译文:我挥动衣袖度过了半天时间,停下车来竟忘记了回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胡宿以细腻的笔触,将朱氏郊居周边的自然风光与田园生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首句“东冈接钓矶”,点明了地点,东面的山冈与钓鱼的石矶相连,暗示着此处环境幽静,适合隐逸生活。接着,“有客偃郊扉”一句,描绘了一位客人悠闲地躺在郊居的门扉旁,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绕舍喧流水,当窗识翠微。”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生机。流水环绕着居所,发出潺潺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韵律。透过窗户,可以看见远处山间青翠的云雾,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溪田香稌熟,霜树晚桃稀。”这里,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农田与树木,稻田里成熟的稻谷散发着阵阵香气,展现出丰收的喜悦。而远处的霜树上,晚开的桃花已经变得稀疏,预示着季节的更迭。最后,“半日挥尘袂,停车不记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深深迷恋。他在这里停留了大半天,挥动着手中的尘土,仿佛在与这片土地告别,却忘记了回家的时间。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流露出他对这种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朱氏郊居周围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以及居住于此的人们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是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图景。

胡宿

420首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