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流
河
大
风
饱
历
风
涛
万
虑
休
,
惊
飙
奚
事
拍
河
流
。
气
嘘
鹜
蜃
千
帆
乱
,
波
撼
鱼
龙
一
叶
浮
。
扫
尽
落
花
空
舞
院
,
何
来
细
雨
问
灵
湫
。
终
宵
数
起
难
成
寐
,
不
待
莼
鲈
忆
故
丘
。
写景
怀古
抒情
天气
写风
心情
思乡
时间
秋节
地名
河津
节气
秋天
动物
鱼龙
译文
第一句“饱历风涛万虑休,惊飙奚事拍河流。”可以翻译为:在经历了无数风浪之后,所有的忧虑都已休止。狂风呼啸,激荡着河流,河水拍打着河岸。
第二句“气嘘鹜蜃千帆乱,波撼鱼龙一叶浮。”的意思是:雾气蒸腾,海市蜃楼的幻象使得千帆都显得混乱;波涛汹涌,即使是像一片叶子般轻的船只也仿佛在水中漂浮。
第三句“扫尽落花空舞院,何来细雨问灵湫。”的翻译是:扫去院中的落花后,院中空无一人,只有舞动的影子;细雨从何而来,去询问灵湫(一个传说中的神泉)。
第四句“终宵数起难成寐,不待莼鲈忆故丘。”的译文是:整夜反复思考,难以入睡;在还没有等到莼菜和鲈鱼(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的时节,就已经开始回忆起故乡的山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大风过境时的内心感受与外界景象。首句“饱历风涛万虑休”表达出诗人经历了无数风浪后,内心已趋于平静,不再为世事所扰。接着“惊飙奚事拍河流”一句,以大风拍打河流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自然力量的震撼。“气嘘鹜蜃千帆乱,波撼鱼龙一叶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大风中的自然景观:水面上千帆错乱,仿佛被狂风搅动;鱼龙在波涛中摇曳,一叶小舟在巨浪中显得格外脆弱。这些生动的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威严,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助。“扫尽落花空舞院,何来细雨问灵湫”则通过对比,表现了大风过后,原本生机勃勃的景象变得一片萧瑟,连庭院中的落花都显得空荡而寂寥。而“何来细雨问灵湫”,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雨水赋予情感,似乎在询问深山中的灵湫是否安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孤寂。最后,“终宵数起难成寐,不待莼鲈忆故丘”表达了诗人难以入眠的心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家乡的莼菜和鲈鱼,这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风过后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姑苏怀古
宋·释义传
西南山水佳,清游何款款。白云无定踪,飞入长洲苑。空台谁与登,麋鹿去人远。啼月城头乌,风悲易凄断。烂开木芙蓉,寒塘弄清浅。凭虚一徘徊,西飞日何短。
云心遣示雨凉古句用旧韵再次奉答
宋·萧立之
黑猪渡河天不风,苍龙衔烛不敢红。一瓶何处马背倒,芰塍藕荡漫西东。西风佳时数重七,乾鹊桥成云□湿。兰膏香冷梦初回,花馆月寒秋又立。岐山千岁无凤凰,玉帝夜行龙虎章。九仙拍手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