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哲理
励志
自然哲学

译文

思索其中微妙的道理,思索着人世间的缘分。这两种思绪需要精心研究和探索。但只有明白了空无的道理,才能坚定地追求道。
内心清净无杂念,意念通达至玄妙之境。自然而然地领悟到无需言传的道理。通达无为的境界,成为一位大仙。

赏析

这首诗名为《养家苦》,作者是元代的马钰。诗中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修行的追求。"思微妙,想尘缘"体现了诗人对世间复杂情感和世俗牵绊的细腻洞察,"两般搜索要精研"则强调了对真理和精神境界的深入探索。"但知空,向道坚"表达出对空灵境界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心清净,意通玄"揭示了内心的纯净与对宇宙奥秘的理解。最后两句"自然知道没言传,达无为,作大仙"传达出一种无需言语表达,通过内在修炼达到无为而治,从而达到超脱世俗,成为仙人的境地。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个人修行与解脱的渴望。

猜您喜欢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十二)
宋·刘黻
诗道发金石,世苦壁听讹。正色落刍荛,一掬真意多。众窍本虚寂,其如天籁何。不悟康衢谣,不识黍离歌。
次韵明孺见遗之什
宋·李处权
世家传子又传孙,岂较前身与后身。知足已如仓庾氏,忘怀真是葛天民。骑鲸又见诗无敌,射虎何须武绝伦。白屋朱门果非是,万钱日食是何人。
丑奴儿/采桑子
宋·宋先生
真人本是凡人做,悟者何难。名利如山。隔断神仙路往还。谢师指教生死限,长在心间。长在心间。十二时中不暂闲。
感寓(其六十一)
明·朱诚泳
天地赋人物,二气均所生。如何贤不肖,而乃殊其名。吁嗟贤者流,宜公亦宜卿。嗤彼不肖徒,胡为污冠缨。人君无所为,代天持鉴衡。进贤退不肖,吾人资主盟。前元多错缪,仕途良未清。非.....
题临济所居
宋·吕颐浩
鸣钟列鼎心无累,茹糗羹藜乐亦全。解把穷通为一致,此生何处不超然。
颐堂
宋·黄裳
晚年尘事少,閒境道情多。汗简知千古,灵龟见一毫。更寻何处乐,休讼此生劳。名利虽然好,谁瞻数仞高。
毛诗·柏舟
宋末元初·陈普
身似柏舟无倚著,心非席石可推移。威仪不被忧心乱,始信生民有秉彝。
箜篌谣
南北朝·刘孝威
结交在相得,骨肉何必亲。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从风暂靡草,富贵上升天。不见山巅树,摧扤下为薪。岂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