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颂
三
十
六
首
(
其
二
十
六
)
年
穷
岁
尽
时
,
家
家
烧
纸
钱
。
滴
滴
落
地
,
千
神
俱
醉
。
不
可
作
佛
法
商
量
,
不
可
作
世
谛
流
布
。
若
作
世
谛
流
布
,
瞎
却
眼
睛
。
若
作
佛
法
商
量
,
烂
却
舌
头
。
即
心
即
佛
,
非
心
非
佛
。
不
是
心
,
不
是
佛
,
不
是
物
。
东
海
鲤
鱼
打
?
跳
,
新
罗
国
里
无
寸
土
。
哲理
冬节
禅语
译文
当新的一年即将结束时,每家每户都会烧纸钱祭拜神灵。纸钱燃烧后,灰烬如雨滴般落下,仿佛千神都沉醉在这片祥和之中。
不能将此道法(佛法)作为世间俗事来讨论,也不能将其作为世间流传的道理来传播。
如果将其作为世间流传的道理来传播,那么会让人迷失方向,失去正确的认识。
如果将其作为佛法来讨论商量,那么会让自己言语混乱。真正的佛性就在心中,它既不是心也不是物。
这不是心,也不是佛,更不是物质所能表达的。
东海的鲤鱼跳跃起来,在朝鲜半岛的新罗国里也找不到一寸土地可以容纳它。
赏析
这首宋代禅宗偈颂由释如珙所作,名为《偈颂三十六首(其二十六)》。诗中描述了年终时节,家家户户焚烧纸钱的情景,纸钱燃烧的声音滴滴落下,仿佛连神灵也被这烟火气息所迷醉。诗人强调,这样的行为不宜与佛法或世间真理相提并论,因为将其视为佛法传播或世间教义讲授,会导致误解和偏差。接着,诗人警告说,如果将世俗观念强加于佛法,会使人盲目(瞎却眼睛),若试图在佛法中寻求逻辑辩论,则会陷入困境(烂却舌头)。他进一步阐述禅宗的核心理念——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强调超越语言和概念的直指人心的领悟。最后两句“东海鲤鱼打?跳,新罗国里无寸土”运用比喻,可能暗示修行者应跳出世俗的束缚,如同鲤鱼跃龙门般突破自我,达到超脱的境地,即使在新罗国(古代朝鲜半岛国家)这样的世俗之地,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体悟佛法的真谛,强调修行者的内心觉悟和超越世俗的追求。
猜您喜欢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七十四)
宋·释居简
借婆衫子拜婆年,监木匙挑不上禅。扶起玉龙轰霹雳,明星犹在九重天。
雪后游琅邪山联句
宋·韦骧
南溪约幽寻,西岭极遐观。初阳色朦胧,残雪光汗漫。相望楼殿间,宛在云霄半。泉声减琤淙,山势欲飞窜。岩寒雨花霏,谷暖烟絮乱。幽鸟度乔林,惊猿折枯干。决决涨溪流,辉辉披野岸。兰.....
和天衣聪老五首(其四)
宋·王之道
达磨东来不记年,一灯然处百灯然。愿从清净求明了,应喜晨斋学省缘。
禅人请赞(其一)
宋·释原妙
遮个村僧,只好闻名。尾巴才露,天下人憎。
满庭芳·离众生示门人
元·马钰
尽说烟消,皆言火灭,触来总起无名。不知不觉,怎得离众生。道本易行易晓,奈心违、难晓难行。心魔障,未成大善,方寸不能灵。同流听嘱付,是非休辩,人我休争。叹行尸走骨,何辱何荣.....
禅人写真求赞(其六十八)
宋·释正觉
握筇之像,对机之身。六根摄一处,三昧起诸尘。蚌肠孕于月明之夜,蛰户开于雷动之春。个般手段兮,分付善应之人。
偈颂十二首(其十二)
宋·释道璨
释迦弥勒是他奴,二十年来心胆粗。甘与魔王为眷属,休将恶语张荼糊。
癸未冬至
宋·林之奇
尘劳终日谩区区,竟是乾坤一腐儒。半世饱知荣与辱,新冬顿觉我为吾。关防向后存心误,检点从前制行粗。理欲从今罢研究,无工夫处是工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